據悉,交易商近日稱,全球鋁錠生產商回避年度升水,反而青睞2013年在亞洲采用季度定價的模式,因今年現貨升水屢次刷新紀錄。
全球生產商要求亞洲買家支付升水,以確,F貨價格高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現貨鋁價。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駐倫敦的分析師NicBrown稱:“鋁升水被推得這么高。對于生產者和消費者來說,升水今后的走勢仍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我對他們轉向季度定價根本不感到意外,”他補充稱。
一些日本買家與力拓加鋁簽署協議,將2013年1-3月船期的協議鋁升水敲定在每噸240美元,低于當前季度254-255美元的紀錄高位。
240美元較今年一季度112美元的協議升水翻了逾一番。
交易商稱,國際貿易商行對2013年發往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年度升水約報每噸230-250美元。
過去幾年,全球生產商對亞洲買家提供一年或半年的合約升水報價。今年發往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年度升水約在98-110美元,2011年約為100-110美元。
但受現貨市場供應低迷推動,亞洲現貨市場升水在今年下半年觸及260美元/噸上方的紀錄水準。
來自某全球生產商的消息人士稱,公司不愿冒險將年度升水定的過低,而錯過現貨市場上漲的機會。
“對2013年協議船貨,我們沒有提供年度或年中升水報價。這在我的記憶中還是頭一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稱。
今年現貨鋁升水漲至紀錄高位,因多數金屬被融資協議綁定,使得生產商很難獲得供應。
上月LME鋁庫存觸及520.7萬噸的紀錄高位。周三鋁庫存報516.8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