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上世紀80年代日本鋼鐵業與紡織業的沒落一樣,高技術也并沒能阻止日本家電產業滑向這一處境。虧損嚴重、現金流緊張的日本消費電子三大巨頭松下、索尼和夏普,正在執行“輕資產戰略”,他們期望通過出售不動產和“包袱”業務,以迅速減損止虧。
當2012財年即將面臨的巨額虧損再無洪水、地震等理由來推諉時,曾經創造日本家電王國的消費電子三巨頭正各自謀劃著出路。顯然,誰也無法阻止一個產業的更替,但誰也不想成為下一個柯達。
集體甩賣不動產
賣掉自己的大本營無疑會招來市場更多的質疑,但現金流緊張的三巨頭們已經顧不得了,龐大的不動產正成為其獲取資金的重要來源。
12月10日,日本共同社報道,松下電器CFO河井英明表示,松下計劃在2012財年內通過出售資產和其他日本企業的股票融資13.4億美元。據了解,最早有望在2012財年內出售“松下東京汐留大廈”,將使松下的現金流達到24.3億美元。
陷于同樣困境的索尼和夏普,也在忙于通過盤活不動產回籠資金。夏普為獲得日本財團46億元貸款,已將幾乎所有固定資產及面板工廠的股權都進行了質押。索尼也計劃將位于美國紐約的37層公司總部大樓賣掉,以獲得10億美元的融資。
松下CEO津賀一宏曾對媒體稱,“就算沒有去年那樣的大地震、泰國洪水等特殊原因,下半年的銷售狀況也很難明顯好轉。”在2012財年,松下預計將虧損95.5億美元,并首度不給股東分紅,夏普則預計凈虧損56.2億美元。索尼雖定下盈利2.4億美元的目標,但其上半年已虧損5億美元。
在連遭債務評級機構下調級別后,夏普與松下都被調至垃圾級,只有索尼還停留在投資的最低級別。這意味著它們在資本市場獲得融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雌饋,出賣不動產是目前三巨頭獲取資金的最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