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國(成都)家居總評榜,成都家居業與市民的年終總結。昨日,參與今年家居總評榜的評審員已經全部出爐———在全國,有10余家家居主流媒體共同監督;在全川,有10個城市報紙全力支持;在成都,有四川省家具行業商會、省家具進出口商會與市建筑裝飾協會提供專業評鑒;而在網絡上,有廣大家居消費者的反映與推薦。他們,都將組成家居總評榜的媒體、專家與大眾三大評審團,為2012的成都家居行業評審出一份權威公信的年度大榜!
專家評審團
站在行業高度 點評2012家居
作為今年成都家居總評榜的專業評審團,四川省家具商會、四川省家具進出口商會和成都市建筑裝飾協會將站在行業的高度,縱觀2012成都家居市場的各種新聞舊相,從市民消費與行業發展的角度,評選出他們作為專家心目中的上榜商家品牌。
中國家具行業協會理事長朱長嶺:
剛需主導買方市場
“現在的家具市場有最為突出的一大特點:供大于求,市場變成買方市場。”朱長嶺曾這樣對媒體分析中國家具行業近幾年的發展情況。當市場變為買方市場,需求,剛性需求在主導市場;企業求生存求發展,需要緊緊圍繞的就是消費需求。
他認為,家具行業發展潛力很大,但困難也很大,在產能過剩的當下,誰有準備、誰有獨到辦法,誰就會在博弈的過程中取勝。如何博弈?依據在哪里?他認為產品是企業的生命力,滿足家具市場個性化需求沒有捷徑,企業要從產品的款式、價格、銷售和服務等多方面綜合提高,才能抓穩市場。家具還是以使用功能為主,不要太過奢華。經濟、適用、美觀的家具是未來發展的三大要素。
四川省家具行業商會會長王學茂:
要發展,就要走進剛需的真實市場
過去幾年的家具行業發展,靠著大量房地產業的拉動,但未來幾年的方向不是這個,而是真真實實的剛需市場。
企業對于剛需市場的重視程度,他認為,在今年尤為突出,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直接走進剛需圈子內,去了解去獲取剛需人群的消費信息,以及時調整企業方向。這就是在貼近民眾生活,服務民眾生活習慣,零距離了解民眾生活興趣,滿足民眾剛需需求。
四川省家具進出口商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榮煜偉:
給企業找一個平衡點
在最初的“成本+質量”帶來競爭優勢的階段,規模成為家具企業的核心關鍵;在“供應商+渠道”獲得競爭優勢的階段,服務成為企業核心的關鍵,這也是目前行業正在經歷的一個階段。而新時期的家具企業,正在進行新的角色定位,不能僅僅只關注發展,為了創新而創新,再是找到更合適的定位和時機,不能滯后也不能太超前,企業應該有一個平衡的點,這個點,就是針對顧客的需求,對自己進行微調,讓兩者更加一致。
成都市建筑裝飾協會秘書長嚴靜:
逆市上揚盡顯實力,
就是上榜企業
在即將過去的2012年里,中國家居行業,在震蕩中前行。自年初起,“跑路”、“關店”、“債務”等字眼就不斷出現在家居行業中。成都也沒能例外。而在成都市建筑裝飾協會秘書長嚴靜認為,今年市場寒冷襲擊并非壞事,“這正是成都家居市場的一次大考,它加速了行業的變革,同時也證明著企業的實力”。2012中國(成都)家居總評榜,成都市建筑裝飾協會作為指導單位,“就是要選出這些在現在市場環境下耐力最好、實力最強的企業,甚至一些積極求變敢于改革創新的企業”。嚴秘書長說,今年有的家裝公司甚至直接顛覆傳統,創造全新家裝模式;有部分致力發展軟裝,主打產品,玩整體設計;有的把重點放在別墅住宅的裝修工程上,清楚定位為高端人群……“很多實力派家裝公司干得很漂亮,這些企業就應該脫穎而出或是更好亮出自己,相信年度總評榜是最好的平臺”。
成都商報記者 張瑋 黃利琴 曾婷
媒體評審團
全國家居主流媒體矩陣
史無前例關注成都
今年家居總評榜的產生過程,將史無前例地受到包括本報在內的北京晚報、南方都市報、華商報、華商晨報、重慶時報、楚天都市報、大河報、新安晚報、半島都市報、齊魯晚報、新文化報、瀟湘晨報等全國10余家家居主流媒體矩陣所有媒體的共同監督。相應的,最終上榜的品牌也將受到全國媒體的關注。
這些紙媒覆蓋北京、廣東、山東、遼寧、吉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陜西、重慶等全國家居市場活躍地域,憑借著多年的從業經驗和冷靜觀察,對整個家居市場有著敏感而獨到的判斷。他們全程參與,將為今年成都家居總評榜增添來自主流媒體最權威的聲音。
主流媒體聲音:
成都,看你的!
北京晚報:我們驚喜地看到,在北京成功舉辦多年的家博會,今年由成都商報帶到了蓉城,帶到了可愛的成都人民面前。作為中國西部家居市場的標桿之地,成都,看你的了!
華商報:2012年的家居行業可謂是“鴨梨山大”,市場緊縮、賣場擴張。面對壓力,家居英雄們卻表現出了超強的抗壓能力和高超的營銷智慧。2012,誰是你心中的成都家居英雄?這一年誰又是溫暖了你的家居品牌?我們會投下公正的一票,今天的評選是為了明天的不錯選!
重慶時報:重壓之下的今年,全國家居同行都在與主流媒體,嘗試各種新的合作途徑,深度挖掘剛需市場潛力。我們看到,鄰居成都的家居圈,在與成都商報的合作中舉辦了砍價會、團購會、家博會等一系列舉措,效果喜人。歲末,我們將為這些在2012為成都家居市場作出突出貢獻的商家們給予肯定!
瀟湘晨報:在今年7月成都商報舉辦“2012全球家居產業論壇”上,我們看到了成都家居人與全國共同奮進的感人一幕。我們相信,成都家居人有著果敢向上的拼搏精神,有著敏感的市場觸角,有著市場認可的口碑。而這些,都將在今年的中國(成都)家居總評榜上一展風采!
全川主流報紙:
榜樣力量 核心成都輻射全川
來自四川各地10個城市的主流報媒———宜賓晚報、綿陽日報、南充晚報、瀘州晚報、三江都市報等也將對上榜品牌給予熱力支持。這10家地方報紙,覆蓋了全川各大主要二線城市。這些城市的市民們,是來成都購買家居產品的一大客群。有了他們的支持,總評榜的影響將輻射全川。
據悉,全川10城報紙家居負責人紛紛表示,能登上2012中國(成都)家居總評榜的企業與品牌,都是消費者與媒體認可的優秀代表,它們代表了整個家居行業的正能量,對未來全川家居市場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各地紙媒也希望借助榜樣的力量,發揮成都家居核心的作用,帶動各二級城市家居市場蓬勃發展。
微博評審團
裝瘋和裝神已就位
10日,成都商報新浪官方微博發帖,以一組10幅形象直觀的家裝漫畫,宣布今年的家居總評榜,將從微博網友中,尋找大眾評審,共計10位。
微博發出后,得到了不少家裝網友的轉發頂貼。我們也從他們或甜或囧的遭遇里,看到了消費者在搞家裝、買建材、購家具、選家飾過程中的家居百態。同時,我們選出了10位網友成為今年家居總評榜的大眾評審。
一個“裝瘋”的前車之鑒
陸靜和孫強小兩口在萬科魅力之城買了一套約90平方米的兩室兩廳住房,今年春節后開始裝修。由于沒有任何裝修的經驗,兩人便一邊看著網上的“經驗帖”,一邊開始了漫漫裝修路。
吵架吵到心力交瘁
開頭第一步就是個坑:兩人找到了一個誰都沒聽過的小家裝公司,“來了個小伙子自稱設計師,開出來不是我們的室內方案,而是一堆要買的產品。”幾次接觸下來,小兩口不敢再讓這家公司裝修,決定自己扛起家裝重任。
敲墻、水電改造、做木工,兩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找施工隊弄了起來。吵架?那是必須的!因為家中一些裝飾木貼細節,小陸就和木工師傅吵過不下3次;定的地板家具不按時送貨,她電話催貨也至少吵過5次;定的馬賽克是藍色,送到家卻變成了綠色,又得上門找小商家理論換貨……最慘的是,當初否定了設計師和他的購物清單,卻也忘了清單里面需要提前訂購的木門,這直接導致工期卡在一半長達兩個月。
好不容易等來了木門,小陸又發現上面的產地和當初進店說的不一致,購物發票里也沒寫清產地這樣的細節,小兩口只能有苦自己吞。“我發現自己這屋裝修時,就是等待-吵架-再等待-再吵架的循環,到后來都不想折騰了,只要送來的沙發不是凳子就行了。”
預算 超標嚴重荷包慘
預算超標是兩人最大的痛。裝修前,兩人打算8萬以內搞完所有建材家具。到了購物時,又抵擋不住促銷人員和好東西的吸引,買了一大堆回家,一算賬發現嚴重超支 --他們花了3萬多元,買下了廚房里的全套櫥柜+灶具+廚具+電器,消毒凈水洗碗烘烤一樣沒落下。入住后發現,每周只有周末有時間呆在廚房做飯菜;▋汕Ф噘I了張高檔旋轉牛皮電腦椅,用了后才覺得,除了給來訪親友展示的那幾秒鐘外,工作和上網所占的99%的時間,他們根本不需要這椅子旋轉……就這樣,裝修的花費從8萬迅速突破10萬,并一舉逼近15萬大關,這又導致兩人的購車計劃從今年延遲到明年。
面對預算嚴重超支,兩人開始選擇淘相因:砍價會團購會直供會,都參加,能看中就買。周末大清早起床去賣場搶限量特價茶幾,排到了卻被告知前十位里有五位都選的這款,已經沒了。“雙十一”電商大戰,網絡堵塞又讓小陸再次苦苦等待,一小時后,網絡通暢了,特價家具也搶光了。
“看到微博上的漫畫,細細數下來,我們十招幾乎都中了,算是一個悲催的‘裝瘋’了吧?”小兩口說,即便不是本次總評榜的大眾評審,他們也希望自己的遭遇,能為后來家裝者作一個警醒。
(考慮到主人公悲慘遭遇,避免傷口撒鹽,小兩口均為化名)
一個“裝神”的成功之道
接受采訪時,28歲的趙小姐有些小得意,“我家3月底開始裝的,基本上6月弄完。”她住在城南“遠大朗朗風景”小區,二居室,“我也是自己搞,預算8萬左右,裝完一算賬,多花了不到5000元。”
做計劃書 嚴控預算
趙小姐在裝修前做足了準備,“先到樓上樓下取經,不管是裝修已經完工了的還是正在買建材家具的,聽聽鄰居的教訓和亮點,自己心頭就有數多了。然后就是回家自己做計劃書,將裝修設計的開支列一個表格,寫上大致自己能承受的金額。以后選購產品時,就嚴格按照計劃書來。”
計劃好了確實會省事很多。她前后跑了四五次建材市場,兩三次家具賣場,根據施工節點買建材家具。“開春后,各個賣場的活動都很多,優惠也比較多,基本都能按照預定的價格買到想要的東西。”
會量尺會驗收 避免糊涂賬
要做到家裝過程中少中招花冤枉錢,自己得學著挽好袖子上場,特別是在涉及驗收和尺寸的環節。即便自己身為女性,趙小姐作為“裝神”的實力在此顯露無遺。
比如說刷墻,施工人員刷完后給趙小姐報了個面積數,她并沒有馬上按照這個數字就買單,而是自己拿著卷尺將每個房間每面墻挨著量完,連門窗的位置都除開計算。最終測量下來,比施工師傅報的少了70多平方米。“每平方米20元錢,我就少花了一千多元。我把量出來的清單給他看,他不得不服!”
在衛生間防水完工后,趙小姐沒有讓工人開始貼磚,而是自己站到防水層旁量量。“我覺得高度只有1米7左右,師傅說是我長得高。”拿尺子一量,果然只做到了1米71,工人馬上老老實實返工。
在選購家具時,趙小姐認為不要過于迷信促銷人員的推薦,符合自己需求和腰包的才是最好的。“裝個新房是要至少管十多年的大事,真的就像過關升級一樣,親力親為做下來了才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