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購買紅木家具時,對于材質、工藝、器型等方面的關注程度較一般家具要高,但由于其中包含了大量木材和古典家具常識,因此在購買前需要做足功課。而在今年8月《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實施后,消費者可以輕松一些了。新標準不僅規范了紅木家具的術語和定義,同時將用材比例分類、要求、質量明示列為強制性標準,規定“紅木家具產品銷售合同中應提及產品保證文件,即產品使用說明書、紅木家具產品質量明示卡、產品合格證。”并將這“一書一卡一證”作為日后產品因用材發生糾紛時的法律依據。對此,消費市場給予高度關注,許多企業也開始行動起來。本刊于上周舉行了主題為“新標準如何讓紅木消費更安心”的論壇活動,紅木企業負責人對此均表示新標準不僅凈化了市場,同時保障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企業各自出招實踐新標準
一件紅木家具究竟使用了什么材質?對于銷售員的回答,消費者往往在心中會打個問號。而根據《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紅木家具產品質量明示卡所表述的內容應與實際產品相一致。”這一規定讓消費者今后在購買時或許會輕松不少,盡管距離明年2月強制實施還有一段時間,但不少紅木企業已經制作出了首批質量明示卡。
“質量明示卡不會過期,消費者對此也非常關注。我們按照文件中規定的條款內容逐一落實,可以很好地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推行明示卡是要有法律效力的,而且它是強制性的標準。如果按照標準一條一條做出來的話,企業是不敢亂寫的。”友聯紅木北京區經理潘海英認為,紅木新標準規范了術語、定義和制作工藝等眾多方面,對于紅木行業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而經過兩個多月的醞釀,友聯在上個月為每件產品都配備了這張卡片。
勁飛紅木董事長吳新建表示,從8月底企業便已經全部按照新的標準來做。他認為執行起來沒有太大難度,市場上許多企業早已開始這么做,對于有信譽的品牌企業來說也非常有好處。
為了配合新標準,太和木作也重新制作了產品收藏手冊,創始人關毅介紹,在他們的產品收藏手冊里詳細地標注了新國標所要求的內容,實現了一個家具配備一本收藏手冊。“這本收藏手冊包含了家具的編碼、防偽碼、實景拍照、制作工藝、技法、紅木常識,包括產品出現問題時的一些判斷和使用紅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也就是說從過去的制作方法,到今天的新標準中規定材質、工藝都在這本手冊里有所體現。”他說這樣不僅可以讓消費者對產品本身有所了解,同時也是消費者了解紅木知識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