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30多年的飛速發展,空調行業從1981年全國產量1.28萬臺,到如今年產值超3000億元,整個發展過程就像夢一般。而就在今年,人們突然從這個夢中驚醒過來,在沒有任何征兆情況下,2012年國內空調市場銷售量同比下滑25.12%,銷售額同比下滑19.36%。這也意味著,國內空調市場由高速增長階段進入調整階段。
銷售額銷售量雙雙下降
中怡康于日前發布最新調研數據顯示,前三個季度,國內空調市場零售總規模為2777萬臺和913億元,相比2011年同期分別下降13.3%和9.0%。其中一季度下降幅度最大,零售量同比下降29.4%、零售額同比下降23.7%。
此前由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發布的《2012冷凍年度中國空調市場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也顯示,2010年和2011年國內空調市場銷售量和銷售額增長比例都超過20%,而2012年的國內空調市場銷售量同比下降25.12%、銷售額同比下滑19.36%。
家電世界網總編輯陳禮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空調市場已進入了一個比較明顯的調整期,銷售規模增速、產品結構、生產企業結構、銷售體系結構都進入了新一輪調整階段。這種多方位的調整,很可能會使得產能擴張速度減緩、產品結構進一步調整、上下游資源加速整合、不同渠道競爭加劇以及行業重新洗牌。
高庫存已成家電業之痛
近幾年來,高庫存問題一直困繞著家電行業,尤其是最近兩年。早在去年冬季,業內專家和相關企業就大呼高庫存問題亟待解決,然而直至今日問題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呈愈演愈烈的趨勢。通過對43家上市企業三季度財報分析發現,總庫存高達437.34億元,這一數據相比中期庫存415.12億元來說增長了5.35%。
家電分析師梁振鵬認為,庫存增長一定程度上是受此前“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影響,很多地方性企業借助政策一味地擴產,放棄對產品新技術的研發,隨著刺激性政策逐漸退出,這些企業和產品便成了市場發展的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