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債務危機持續,加上中國宏觀經濟的明顯減速,全球經濟增長緩慢,使得周期行業在這個冬季更加感覺到寒冷。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鋁業巨虧43.35億元人民幣,讓投資者深切體會到電解鋁行業的慘淡。
但走在“巨虧之路”上的中國鋁業并不孤獨。俄羅斯鋁業(下稱“俄鋁”)昨日發布公告稱,受到中國經濟放緩、鋁價下滑等因素拖累,公司前三季度虧損額達到了1.17億美元。而去年同期,該公司盈利高達12.11億美元。
俄鋁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82.67億美元,同比減少12.8%。
俄鋁稱,盡管原鋁及合金銷量有所增加,但公司前三季度銷售原鋁及合金收入減少12% 到70.77億美元,主要是因為2012年前三季度公司加權平均實現鋁價較2011年同期銳減17.0%,這從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鋁價的疲弱表現上可見一斑。LME金屬期貨合約價格從2011年前三季度的平均每噸2498美元下降19%至今年同期的平均每噸2025美元。
俄鋁認為,鋁價有所下跌主要是由于歐元區金融債務危機、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投資者撤出高風險金融資產導致。俄鋁前三季度銷售成本總額增加7.3%至70.41億美元,主要由鋁總銷量增長6.0%推動。
俄鋁行政總裁OlegDeripaska表示,投資者情緒導致LME鋁價觸底,嚴重打擊俄鋁的營運盈利能力及相關業績。第三季度俄鋁董事會批準一個“分階段生產優化”的長期方案,目的在于以新的先進設施取代低效率冶煉廠設施。雖然鋁行業的短期前景仍不樂觀,但目前不會采用供應過剩時采用的應對措施。而且,來自新興市場(也包括來自北美洲)的需求預計也將有所增長,俄鋁仍維持目前的經營策略。
俄鋁預計,雖然中國若干鋁廠關閉使得鋁產量減少,但由于地方政府補貼抵消了冶煉廠的虧損,使得2012年中國鋁產量仍有所增加。根據俄鋁的內部預測,前三季度全球鋁市場供應短缺為20萬噸,較此前減少,原因在于中國的產量增加及部分中國境外閑置產能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