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歐盟將對中國彩涂板材征收反傾銷稅,中國企業歷時大半年所作的申訴宣告失敗。歐盟針對中國企業征收的反傾銷稅稅率最高達到57.8%,占中國彩涂板材出口量20%市場份額的歐盟將對中國相關企業“關閉”。
在最新的一起針對中國高端鋼材產品的反傾銷案件中,澳大利亞已經決定對中國企業的鍍鋅板和鍍鋁鋅板進行雙反調查,目前,已經進入到調查程序。
“我們也是近期才得到消息,目前已經開始準備申訴材料了,主要是去年至今年的出口報表、單據等一些材料。”一家涉案企業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我的鋼鐵網”分析師曹劍勇告訴記者,兩起反傾銷案件的涉案企業主要是華東地區的企業。以往國外針對中國鋼鐵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的,大多涉及國內“低價位、低檔次”的產品,而這次澳大利亞提出反傾銷調查的對象主要是我國鍍層板行業的高檔產品。
赴澳申訴贏面較大
曹劍勇告訴記者,這次澳大利亞對中國企業鍍層板的反傾銷調查,中方企業贏面較大。
“首先涉案金額不大,另外,中國這些產品出口到澳大利亞的量也不大。此外,澳大利亞自身相關產品產能嚴重不足,需要進口這些鋼材。”
據了解,今年前7個月,中國出口到澳大利亞的鍍鋅板和鍍鋁鋅板分別僅占到相應產品出口量的0.4%和2.9%。而目前澳大利亞國內擁有4條鍍鋅、鍍鋁鋅生產線和2條彩涂線,年產能共計113萬噸。澳大利亞國內供應能力有限,產量并不能完全滿足自身的建設需求,此次其國內對中國的鍍層板進行反傾銷調查申請,存在一定的“追求壟斷經營”的色彩。
相關企業稱,中國出口到澳大利亞的產品都屬于高品質產品,但成本確實低于澳大利亞本土的產品,打贏這場反傾銷訴訟還是有信心的。
“這些產品出口后多被應用到民用建筑、廠房和家用電器,價格一般較進口國本土產品每噸低80至100美元左右,但仍遠高于中國國內市場價格。正因為存在著豐厚的利潤空間,國內部分合資企業不斷通過產品品質的提升,在短短幾年之內實現了向如澳大利亞這樣的高端海外市場的拓展。”曹劍勇說。
鍍層板目前是中國部分鋼鐵企業出口的主流產品。數據顯示,2012年1至7月,中國鋼材產量為54896萬噸,出口量達3159萬噸,出口比重約為5.7%;值得注意的是,鍍鋅板產量約為2000萬噸,鍍鋁鋅板為110萬噸,這兩大鍍層板品種產量僅為中國鋼鐵總產量的不到4%,但其出口比例卻高達14.3%和35.3%,而這兩大產品基本代表了鍍層板產量和出口量的95%以上。
讓中國企業比較有信心的一點是,自2007年以來,歐盟和巴西曾先后對中國鍍層板產品發起過類似的反傾銷調查,但最終均未成功。
高端鋼材的“寒流”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市場調研部副主任侯穎表示,從2011年下半年至今,先后有俄羅斯、歐盟、巴西、印尼、泰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對我國向其出口的冷軋板(卷)、鍍鋅板、鍍鋁鋅板、鍍錫板、涂層板進行反傾銷或反補貼調查。
曹劍勇告訴記者,在多個國家針對中國高端鋼材進行反傾銷的情況下,部分鋼企將有20%的產量無處可去。很大一部分生產企業只能轉戰國內市場,并對國內中高檔產品形成沖擊。
高端鋼材在出口上頻遇反傾銷調查的情況下,鋼材回流成為必然,這將給本已過剩的中國鋼鐵市場帶來壓力。
“我的鋼鐵網”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我國薄板生產線共計942條,產能達2.2671億噸。
侯穎也表示,今年前7個月,普通冷軋薄板(卷)、鍍層板、涂層板產量分別為4025.1萬噸、2185.7萬噸、481.8萬噸,均為上升趨勢,其中鍍層板產量較2011年同期同比增長13.5%,涂層板則增長20.8%。
據了解,2005年至今,中國鍍層板產能幾乎實現“四翻”,生產線由原來的100條左右發展至目前的300條以上,已然成為買方市場。
上述涉案企業相關人士稱:“其實我們也不愿意回到國內市場,國內市場利潤低,而且對高端鋼材的需求量也不大,更為重要的是,國內一些客戶對本國的高端鋼材不太認可,總覺得國外產品質量要好。”
該人士告訴記者,在拉動內需的過程中,國家應推動高端鋼材在國內的應用。
在最新的一起針對中國高端鋼材產品的反傾銷案件中,澳大利亞已經決定對中國企業的鍍鋅板和鍍鋁鋅板進行雙反調查,目前,已經進入到調查程序。
“我們也是近期才得到消息,目前已經開始準備申訴材料了,主要是去年至今年的出口報表、單據等一些材料。”一家涉案企業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我的鋼鐵網”分析師曹劍勇告訴記者,兩起反傾銷案件的涉案企業主要是華東地區的企業。以往國外針對中國鋼鐵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的,大多涉及國內“低價位、低檔次”的產品,而這次澳大利亞提出反傾銷調查的對象主要是我國鍍層板行業的高檔產品。
赴澳申訴贏面較大
曹劍勇告訴記者,這次澳大利亞對中國企業鍍層板的反傾銷調查,中方企業贏面較大。
“首先涉案金額不大,另外,中國這些產品出口到澳大利亞的量也不大。此外,澳大利亞自身相關產品產能嚴重不足,需要進口這些鋼材。”
據了解,今年前7個月,中國出口到澳大利亞的鍍鋅板和鍍鋁鋅板分別僅占到相應產品出口量的0.4%和2.9%。而目前澳大利亞國內擁有4條鍍鋅、鍍鋁鋅生產線和2條彩涂線,年產能共計113萬噸。澳大利亞國內供應能力有限,產量并不能完全滿足自身的建設需求,此次其國內對中國的鍍層板進行反傾銷調查申請,存在一定的“追求壟斷經營”的色彩。
相關企業稱,中國出口到澳大利亞的產品都屬于高品質產品,但成本確實低于澳大利亞本土的產品,打贏這場反傾銷訴訟還是有信心的。
“這些產品出口后多被應用到民用建筑、廠房和家用電器,價格一般較進口國本土產品每噸低80至100美元左右,但仍遠高于中國國內市場價格。正因為存在著豐厚的利潤空間,國內部分合資企業不斷通過產品品質的提升,在短短幾年之內實現了向如澳大利亞這樣的高端海外市場的拓展。”曹劍勇說。
鍍層板目前是中國部分鋼鐵企業出口的主流產品。數據顯示,2012年1至7月,中國鋼材產量為54896萬噸,出口量達3159萬噸,出口比重約為5.7%;值得注意的是,鍍鋅板產量約為2000萬噸,鍍鋁鋅板為110萬噸,這兩大鍍層板品種產量僅為中國鋼鐵總產量的不到4%,但其出口比例卻高達14.3%和35.3%,而這兩大產品基本代表了鍍層板產量和出口量的95%以上。
讓中國企業比較有信心的一點是,自2007年以來,歐盟和巴西曾先后對中國鍍層板產品發起過類似的反傾銷調查,但最終均未成功。
高端鋼材的“寒流”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市場調研部副主任侯穎表示,從2011年下半年至今,先后有俄羅斯、歐盟、巴西、印尼、泰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對我國向其出口的冷軋板(卷)、鍍鋅板、鍍鋁鋅板、鍍錫板、涂層板進行反傾銷或反補貼調查。
曹劍勇告訴記者,在多個國家針對中國高端鋼材進行反傾銷的情況下,部分鋼企將有20%的產量無處可去。很大一部分生產企業只能轉戰國內市場,并對國內中高檔產品形成沖擊。
高端鋼材在出口上頻遇反傾銷調查的情況下,鋼材回流成為必然,這將給本已過剩的中國鋼鐵市場帶來壓力。
“我的鋼鐵網”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我國薄板生產線共計942條,產能達2.2671億噸。
侯穎也表示,今年前7個月,普通冷軋薄板(卷)、鍍層板、涂層板產量分別為4025.1萬噸、2185.7萬噸、481.8萬噸,均為上升趨勢,其中鍍層板產量較2011年同期同比增長13.5%,涂層板則增長20.8%。
據了解,2005年至今,中國鍍層板產能幾乎實現“四翻”,生產線由原來的100條左右發展至目前的300條以上,已然成為買方市場。
上述涉案企業相關人士稱:“其實我們也不愿意回到國內市場,國內市場利潤低,而且對高端鋼材的需求量也不大,更為重要的是,國內一些客戶對本國的高端鋼材不太認可,總覺得國外產品質量要好。”
該人士告訴記者,在拉動內需的過程中,國家應推動高端鋼材在國內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