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電工行業利潤同比出現“負增長”1至6月生產銷售累計增幅低于11%,電工產品進出口累計增幅僅為5%
“從年初到現在,今年是電器行業近十年來最嚴峻的一年。除在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電工行業發展受到沖擊外,近十年來電器行業都是處于快速增長時期。然而今年,從1至5月份統計數據來看,形勢非常嚴峻。”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楊啟明8月24日接受采訪時表示。
近日,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發布的《2012年上半年電工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受到社會各界普遍關注,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電工行業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是自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形勢最嚴峻的一年。1至6月生產銷售累計增幅已低于11%,與電工行業持續將近十年的高速增長形成巨大反差;全行業實現的利潤總額同比出現“負增長”,經濟效益令人擔憂;電工產品進出口累計增幅僅為5%,對外貿易情況不容樂觀。
電工行業遭遇“最嚴峻”考驗
行業寒冬最直接的表現是產銷增長乏力,各月累計增速持續走低。2012年1至2月、1至3月、1至4月、1至5月和1至6月,電工行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的同比增幅分別為11.76%、12.95%、11.35%、10.45%和10.74%;累計實現工業銷售產值的同比增幅分別為17.04% 、12.45% 、11.11% 、10.37%和10.07%;前6個月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增長幅度已經低于“兩位數”,只有9.64%。
今年以來產銷增幅持續走低,是除2009年之外近十年來最低的,形勢不容樂觀。
“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今年產銷累計增幅與上年相差懸殊,而且差距有逐月拉大之勢。”楊啟明介紹說,至6月底,工業總產值累計同比增幅最大相差20.66個百分點,工業銷售產值累計同比增幅最大相差20.98個百分點。
楊啟明指出,1至5月份新增發電設備裝機容量1831萬千瓦,其中新增水電設備294萬千瓦,火電設備1228萬千瓦,與去年同期相比,僅是去年完成額的74.77%、74.81%,74.97%。此外,1至5月新增220千伏以上輸配電設備容量共計3957萬伏安,新增的輸配電線路長度2705千米,與去年同期相比,僅是去年完成額的82.78%和68.33%。
發電設備和輸配電設備是電工行業中影響最大的兩個產業,它們的發展情況直接反映了電工行業的發展境遇。
“目前不好判斷冬天是否到來,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次風暴對整個行業發展必將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楊啟明說。
行業發展面臨“瓶頸期”
上半年,電工行業利潤出現負增長,1至6月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55.68億元,同比增長-4.86%,電工行業企業虧損額和虧損面較上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擴大。盡管今年上半年以來行業的虧損面逐月減少,以及從5月開始利潤“負增長”幅度“收窄”,但電工行業的成本費用利潤率、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等指標較上年同期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經濟效益仍然堪憂。
除此之外,電工行業進出口增速明顯放緩,增長僅為個位數,進口同比減少以及出口增幅回落,與目前國內外市場需求走弱、經濟運行處于相對比較困難的局面有關。
今年以來,電工行業不僅存在著貨款回收困難、資金“沉淀”嚴重等機械工業企業普遍存在的影響企業正常運營的共性問題外,還存在企業管理水平跟不上市場發展的需要;低價競標造成輸變電行業產品質量下降、可靠性降低;難以形成穩定的人員隊伍,企業發展后勁不足;產量減少,造成為大企業集團提供配套服務的中小企業生存困難等制約行業持續發展的問題。
針對行業中普遍存在“瓶頸”,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建議,利用多種途徑逐步提高制造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大企業能從長遠利益出發處理與外協企業的關系;規范目前企業在國內外市場上的投標秩序。
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徐為民認為,當前企業的首要任務是轉型升級,這既符合市場實際需要,也符合國家宏觀調控的訴求。
“針對當前電工產品競爭力低下問題,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將實施可靠性工作提上日程?煽啃酝七M工作先從低壓電器、高壓電器、風電設備三個領域開始試行;針對電工產品市場缺乏統一標準問題,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啟動了電工產品標準化工作,目前各項工作已經取得一定成績。”楊啟明表示。
“從年初到現在,今年是電器行業近十年來最嚴峻的一年。除在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電工行業發展受到沖擊外,近十年來電器行業都是處于快速增長時期。然而今年,從1至5月份統計數據來看,形勢非常嚴峻。”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楊啟明8月24日接受采訪時表示。
近日,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發布的《2012年上半年電工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受到社會各界普遍關注,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電工行業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是自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形勢最嚴峻的一年。1至6月生產銷售累計增幅已低于11%,與電工行業持續將近十年的高速增長形成巨大反差;全行業實現的利潤總額同比出現“負增長”,經濟效益令人擔憂;電工產品進出口累計增幅僅為5%,對外貿易情況不容樂觀。
電工行業遭遇“最嚴峻”考驗
行業寒冬最直接的表現是產銷增長乏力,各月累計增速持續走低。2012年1至2月、1至3月、1至4月、1至5月和1至6月,電工行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的同比增幅分別為11.76%、12.95%、11.35%、10.45%和10.74%;累計實現工業銷售產值的同比增幅分別為17.04% 、12.45% 、11.11% 、10.37%和10.07%;前6個月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增長幅度已經低于“兩位數”,只有9.64%。
今年以來產銷增幅持續走低,是除2009年之外近十年來最低的,形勢不容樂觀。
“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今年產銷累計增幅與上年相差懸殊,而且差距有逐月拉大之勢。”楊啟明介紹說,至6月底,工業總產值累計同比增幅最大相差20.66個百分點,工業銷售產值累計同比增幅最大相差20.98個百分點。
楊啟明指出,1至5月份新增發電設備裝機容量1831萬千瓦,其中新增水電設備294萬千瓦,火電設備1228萬千瓦,與去年同期相比,僅是去年完成額的74.77%、74.81%,74.97%。此外,1至5月新增220千伏以上輸配電設備容量共計3957萬伏安,新增的輸配電線路長度2705千米,與去年同期相比,僅是去年完成額的82.78%和68.33%。
發電設備和輸配電設備是電工行業中影響最大的兩個產業,它們的發展情況直接反映了電工行業的發展境遇。
“目前不好判斷冬天是否到來,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次風暴對整個行業發展必將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楊啟明說。
行業發展面臨“瓶頸期”
上半年,電工行業利潤出現負增長,1至6月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55.68億元,同比增長-4.86%,電工行業企業虧損額和虧損面較上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擴大。盡管今年上半年以來行業的虧損面逐月減少,以及從5月開始利潤“負增長”幅度“收窄”,但電工行業的成本費用利潤率、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等指標較上年同期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經濟效益仍然堪憂。
除此之外,電工行業進出口增速明顯放緩,增長僅為個位數,進口同比減少以及出口增幅回落,與目前國內外市場需求走弱、經濟運行處于相對比較困難的局面有關。
今年以來,電工行業不僅存在著貨款回收困難、資金“沉淀”嚴重等機械工業企業普遍存在的影響企業正常運營的共性問題外,還存在企業管理水平跟不上市場發展的需要;低價競標造成輸變電行業產品質量下降、可靠性降低;難以形成穩定的人員隊伍,企業發展后勁不足;產量減少,造成為大企業集團提供配套服務的中小企業生存困難等制約行業持續發展的問題。
針對行業中普遍存在“瓶頸”,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建議,利用多種途徑逐步提高制造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大企業能從長遠利益出發處理與外協企業的關系;規范目前企業在國內外市場上的投標秩序。
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徐為民認為,當前企業的首要任務是轉型升級,這既符合市場實際需要,也符合國家宏觀調控的訴求。
“針對當前電工產品競爭力低下問題,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將實施可靠性工作提上日程?煽啃酝七M工作先從低壓電器、高壓電器、風電設備三個領域開始試行;針對電工產品市場缺乏統一標準問題,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啟動了電工產品標準化工作,目前各項工作已經取得一定成績。”楊啟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