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家電協會宣布的小家電補貼方案,從8月10日起在全國推行小家電專項補貼,參與此次活動的包括微波爐、電飯煲、豆漿機、凈水器等各類小家電產品。參與的渠道商則包括國美、永樂、大中、黑天鵝、金太陽、北方等家電賣場。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表示,此番補貼先試行40天,未來看試行情況決定是否再行推廣。
截至目前,該補貼活動已經進行了一半,市場情況到底怎樣?消費者的熱情如何?持續低迷的市場是否就此掉頭向上?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恰逢電商大戰小家電市場波瀾不驚
在國美北京豐臺路口店、大中北京中塔店、大中北京看丹橋店等多家賣場,記者看到,不僅賣場門口都打出了巨大的小家電補貼招牌,而且在店內小家電銷售展區,每臺參加補貼活動的樣機上除了有銷售價格標簽外,還都貼上了補貼價格標簽,非常醒目。但即便如此,記者多次來到這些家電賣場調查都發現前來選購的消費者寥寥無幾,賣場內顯得異常冷清。
8月25日,周六,上午10:30,記者來到大中北京看丹橋店。這個時間本是賣場周末銷售的黃金時間,但記者看到前來購物的消費者卻非常少。進入小家電銷售區,雖然小家電補貼的廣告張貼得到處都是,但是整個小家電展區備顯冷清,很少有人前來選購咨詢。記者在這里逛了15分鐘,僅僅有不到10人駐足。
該賣場促銷員稍顯無奈地對記者表示,自從小家電補貼活動開展以來,銷售情況并沒有明顯改善,估計是正好碰上電商大戰,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分走了客流。
正在咨詢九陽豆漿機參數的消費者何先生對記者表示,孩子要開學了,想買臺豆漿機,這次只是來看看,比比價格。何先生看中的是一款售價990元的產品,他說:“現在電商之間促銷戰那么厲害,都說降價幅度很大,但是心里不踏實,所以先來賣場看看,然后同網上的對比一下再買。”至于賣場推出的小家電補貼活動,何先生表示:“990元的產品才補貼50元,力度太小了,不吸引人。”最后,何先生記下了2款產品的價格離開了。
當天上午11:40,記者又來到蘇寧北京看丹橋店,發現這里和大中店一樣,異常冷清。在一樓小家電銷售區,竟然沒有一個消費者的身影。記者在這里轉悠了好幾分鐘,都沒有其他消費者光顧,而多位促銷員則聚在一起聊天打發寂寞時光。
8月26日,周日,下午4:30,記者來到國美北京豐臺路口店,發現賣場內更加冷清,小家電展區幾乎看不到顧客的身影。
門檻太高消費者高攀不上
這次公布的補貼方案規定小家電單品滿500元補貼50元;廚衛電器單品滿1000元補貼100元。也就是說500元以下的小家電和1000元以下的廚衛產品不能享受補貼。對此,很多消費者直呼:門檻太高,高攀不上。
在大中北京看丹橋店,記者遇到正在選購電壓力鍋的消費者宋女士。宋女士選中一款價格為300多元的產品,離500元的補貼起價還差一大截。她非常不滿地對記者表示:“小家電的價格一般都很便宜,我們工薪階層也不可能買太貴的小家電,可是賣場卻規定只有滿500元才給補貼,設置這么高的門檻,完全不是誠心給消費者補貼,要是誠心干嗎還要劃定一個門檻。”另外一個正在選購吸油煙機的消費者則對記者表示:“廚衛類家電的價格一向比較高,幾千元的吸油煙機補貼 100元,真是杯水車薪,很難對消費者有吸引力。”
也許是看到本該熱鬧的周末卻如此冷清,一位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由于規定不能合并購買獲補貼,消費者只有買到500元以上的產品才能獲得實惠。而大部分電飯煲、豆漿機、榨汁機等小家電售價都低于500元,所以這次小家電補貼并沒有像以往促銷時吸引來眾多的消費者。”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此番小家電補貼活動并不是針對所有品牌,許多外資品牌并不在其中,本土品牌如海爾等一些知名品牌也沒有參加,從而大大限制了消費者的自由選擇度。
記者體驗補貼不如砍價實惠
在大中、國美等多家賣場,記者看到店內小家電補貼廣告打出的都是“在成交價的基礎上再補貼50元”。這就是說,賣場內的產品標價不一定是明碼實價,消費者在購買時還得同銷售人員砍價,否則就有可能明面上享受了補貼,實際上并沒有得實惠。
在大中北京看丹橋店,消費者劉大媽按標價購買了一臺1200多元的豆漿機,并享受了50元的補貼。隨后記者也表示看中了這款產品,并問銷售人員能否便宜一點兒,銷售人員表示可以咨詢一下領導,最后銷售人員表示可以打個九折,然后在九折的基礎上再補貼50元。
而另一臺標價為2000多元的某知名品牌飲水機,銷售人員也表示需要請示領導后才能確定具體優惠幅度。隨后在蘇寧北京看丹橋店,記者看到這款產品標價和大中店一樣,但是銷售人員聽到記者說在大中店能享受50元補貼時,非常不屑地表示:“什么補貼呀,只不過是他們促銷的手段罷了,我們的力度更大,這臺產品我可以給你打七折,算下來要比他們便宜幾百元。”當記者詢問這位銷售人員“不是明碼實價嗎”,該銷售人員說他自有辦法給記者打折。
●專家點評
高門檻低優惠難吸引人
同以往國家補貼反響強烈相比,此次小家電補貼政策的推出并未迎來業內更多的叫好聲,相反,很多業內人士還表示出了質疑的態度。
這次小家電補貼活動雖然是以中國家電協會的名義推出的,執行的商家包括國美、大中、永樂、金太陽、黑天鵝、北方等6家全國和區域性家電連鎖賣場。但是記者發現,其實這6家賣場全都是屬于“國美系”的賣場。針對這一事實,業內多位專家表示,這次小家電補貼活動更像是給國美定制的。
根據活動方案規定,這次小家電補貼政策的資金由參與企業自己負責。對此,業內專家劉步塵表示,稱其為“政策”本身就是錯誤和不妥的,他直言:“家電行業協會有錢補貼嗎?這一看就是家電行業協會和企業聯手搞的促銷活動。”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從表面上來看,小家電也被納入了補貼范籌。但實際上該補貼活動并不是政府補貼,而是家電企業為盈利而采取的促銷行為,不能與國家層面的節能補貼相提并論。‘惠民補貼’的稱謂是對消費者的誤導。”
“高門檻、低優惠的小恩小惠已經吸引不了消費者,再加上電商價格戰從線下搶客源,這樣的小家電補貼其實就是促銷手段。”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參與補貼活動的零售商不多,一些大的零售商沒有加入,而小家電行業又是細分領域,部分品牌參加活動沒有給消費者多樣化的選擇,這樣的補貼活動對整個行業拉動作用有限。
截至目前,該補貼活動已經進行了一半,市場情況到底怎樣?消費者的熱情如何?持續低迷的市場是否就此掉頭向上?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恰逢電商大戰小家電市場波瀾不驚
在國美北京豐臺路口店、大中北京中塔店、大中北京看丹橋店等多家賣場,記者看到,不僅賣場門口都打出了巨大的小家電補貼招牌,而且在店內小家電銷售展區,每臺參加補貼活動的樣機上除了有銷售價格標簽外,還都貼上了補貼價格標簽,非常醒目。但即便如此,記者多次來到這些家電賣場調查都發現前來選購的消費者寥寥無幾,賣場內顯得異常冷清。
8月25日,周六,上午10:30,記者來到大中北京看丹橋店。這個時間本是賣場周末銷售的黃金時間,但記者看到前來購物的消費者卻非常少。進入小家電銷售區,雖然小家電補貼的廣告張貼得到處都是,但是整個小家電展區備顯冷清,很少有人前來選購咨詢。記者在這里逛了15分鐘,僅僅有不到10人駐足。
該賣場促銷員稍顯無奈地對記者表示,自從小家電補貼活動開展以來,銷售情況并沒有明顯改善,估計是正好碰上電商大戰,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分走了客流。
正在咨詢九陽豆漿機參數的消費者何先生對記者表示,孩子要開學了,想買臺豆漿機,這次只是來看看,比比價格。何先生看中的是一款售價990元的產品,他說:“現在電商之間促銷戰那么厲害,都說降價幅度很大,但是心里不踏實,所以先來賣場看看,然后同網上的對比一下再買。”至于賣場推出的小家電補貼活動,何先生表示:“990元的產品才補貼50元,力度太小了,不吸引人。”最后,何先生記下了2款產品的價格離開了。
當天上午11:40,記者又來到蘇寧北京看丹橋店,發現這里和大中店一樣,異常冷清。在一樓小家電銷售區,竟然沒有一個消費者的身影。記者在這里轉悠了好幾分鐘,都沒有其他消費者光顧,而多位促銷員則聚在一起聊天打發寂寞時光。
8月26日,周日,下午4:30,記者來到國美北京豐臺路口店,發現賣場內更加冷清,小家電展區幾乎看不到顧客的身影。
門檻太高消費者高攀不上
這次公布的補貼方案規定小家電單品滿500元補貼50元;廚衛電器單品滿1000元補貼100元。也就是說500元以下的小家電和1000元以下的廚衛產品不能享受補貼。對此,很多消費者直呼:門檻太高,高攀不上。
在大中北京看丹橋店,記者遇到正在選購電壓力鍋的消費者宋女士。宋女士選中一款價格為300多元的產品,離500元的補貼起價還差一大截。她非常不滿地對記者表示:“小家電的價格一般都很便宜,我們工薪階層也不可能買太貴的小家電,可是賣場卻規定只有滿500元才給補貼,設置這么高的門檻,完全不是誠心給消費者補貼,要是誠心干嗎還要劃定一個門檻。”另外一個正在選購吸油煙機的消費者則對記者表示:“廚衛類家電的價格一向比較高,幾千元的吸油煙機補貼 100元,真是杯水車薪,很難對消費者有吸引力。”
也許是看到本該熱鬧的周末卻如此冷清,一位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由于規定不能合并購買獲補貼,消費者只有買到500元以上的產品才能獲得實惠。而大部分電飯煲、豆漿機、榨汁機等小家電售價都低于500元,所以這次小家電補貼并沒有像以往促銷時吸引來眾多的消費者。”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此番小家電補貼活動并不是針對所有品牌,許多外資品牌并不在其中,本土品牌如海爾等一些知名品牌也沒有參加,從而大大限制了消費者的自由選擇度。
記者體驗補貼不如砍價實惠
在大中、國美等多家賣場,記者看到店內小家電補貼廣告打出的都是“在成交價的基礎上再補貼50元”。這就是說,賣場內的產品標價不一定是明碼實價,消費者在購買時還得同銷售人員砍價,否則就有可能明面上享受了補貼,實際上并沒有得實惠。
在大中北京看丹橋店,消費者劉大媽按標價購買了一臺1200多元的豆漿機,并享受了50元的補貼。隨后記者也表示看中了這款產品,并問銷售人員能否便宜一點兒,銷售人員表示可以咨詢一下領導,最后銷售人員表示可以打個九折,然后在九折的基礎上再補貼50元。
而另一臺標價為2000多元的某知名品牌飲水機,銷售人員也表示需要請示領導后才能確定具體優惠幅度。隨后在蘇寧北京看丹橋店,記者看到這款產品標價和大中店一樣,但是銷售人員聽到記者說在大中店能享受50元補貼時,非常不屑地表示:“什么補貼呀,只不過是他們促銷的手段罷了,我們的力度更大,這臺產品我可以給你打七折,算下來要比他們便宜幾百元。”當記者詢問這位銷售人員“不是明碼實價嗎”,該銷售人員說他自有辦法給記者打折。
●專家點評
高門檻低優惠難吸引人
同以往國家補貼反響強烈相比,此次小家電補貼政策的推出并未迎來業內更多的叫好聲,相反,很多業內人士還表示出了質疑的態度。
這次小家電補貼活動雖然是以中國家電協會的名義推出的,執行的商家包括國美、大中、永樂、金太陽、黑天鵝、北方等6家全國和區域性家電連鎖賣場。但是記者發現,其實這6家賣場全都是屬于“國美系”的賣場。針對這一事實,業內多位專家表示,這次小家電補貼活動更像是給國美定制的。
根據活動方案規定,這次小家電補貼政策的資金由參與企業自己負責。對此,業內專家劉步塵表示,稱其為“政策”本身就是錯誤和不妥的,他直言:“家電行業協會有錢補貼嗎?這一看就是家電行業協會和企業聯手搞的促銷活動。”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從表面上來看,小家電也被納入了補貼范籌。但實際上該補貼活動并不是政府補貼,而是家電企業為盈利而采取的促銷行為,不能與國家層面的節能補貼相提并論。‘惠民補貼’的稱謂是對消費者的誤導。”
“高門檻、低優惠的小恩小惠已經吸引不了消費者,再加上電商價格戰從線下搶客源,這樣的小家電補貼其實就是促銷手段。”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參與補貼活動的零售商不多,一些大的零售商沒有加入,而小家電行業又是細分領域,部分品牌參加活動沒有給消費者多樣化的選擇,這樣的補貼活動對整個行業拉動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