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光伏“雙反”,中國和歐盟之間正在展開一場暗戰。業內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目前中國方面除了有可能對產自歐盟的多晶硅發起“雙反”立案調查外,還留有更多反制措施的“后招”,但具體如何推進不便提前公布,目的是要實現“精準”反擊。
“雙反”反制范圍選擇面大
“反制措施不會只有這一種,更多措施還在醞釀。”上述人士說,“但有些措施涉及工信部、發改委等其他部門,不是商務部一個部門就可以落實的,需要各部委的協調。”
記者了解到,目前歐盟出口中國的大宗品除了多晶硅外,還有光伏生產設備、高檔汽車、空客大飛機等。
上述人士認為,對進口高檔汽車征收反傾銷稅的話,如果稅率不高則效果不明顯,因為高檔汽車的消費者都是富裕人群,對方很有可能把稅負直接加到中國消費者頭上。
“中歐會否開打貿易戰現在還不好判斷,因為貿易戰本身就不好定義。至少到目前為止,中歐貿易還比較正常,過去四年來貿易摩擦的量和涉案金額并沒有明顯大幅增長。”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茂春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他指出,“雙反”措施在法律上缺乏依據,實際效果也沒法得到保證。但既然對方已經打出了這張牌,中國企業肯定要應訴,不應訴必敗無疑。而從政府層面看,也要采取更加全面的應對與反制措施。
“但具體會針對哪個行業在沒有公布前并不便透露,因雙方在進行貿易報復時都需要仔細核算,這樣才有助于做到‘精準’反擊。”何茂春表示。
此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回答歐洲光伏企業準備提出反傾銷調查的問題時曾表示,中國去年從德國進口多晶硅材料是7.64億美元,占中國進口同類產品進口份額的20%,從德國進口光伏電池生產用的銀漿原料達到了3.6億美元。中國累計從海外采購約400億元的光伏電池生產設備,其中從德國、瑞士等歐洲國家進口占到了45%。歐盟若對中國光伏產品設限,恐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可力爭通過WTO解決爭端
“這次中歐貿易糾紛和之前每次都不一樣,必須把它放在具體的歷史背景中做分析。”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關系與地區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余南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的貿易戰都在經濟泡沫高漲之時進行,僅僅算貿易摩擦。而這次是在全球經濟整體下滑、歐洲債務危機嚴重的背景下發生的,歐盟已到了必須保護就業的地步。
在他看來,中國的反制措施雖然必須要做,但要真正達到效果卻不那么容易,而且缺乏合理的報復對象。他認為,中國還是應該訴諸WTO,收集中國企業沒有傾銷的證據,爭取打贏官司。
何茂春也認為,歐盟對華光伏“雙反”本身不合法,上訴至WTO也是應該的。
“雙反”反制范圍選擇面大
“反制措施不會只有這一種,更多措施還在醞釀。”上述人士說,“但有些措施涉及工信部、發改委等其他部門,不是商務部一個部門就可以落實的,需要各部委的協調。”
記者了解到,目前歐盟出口中國的大宗品除了多晶硅外,還有光伏生產設備、高檔汽車、空客大飛機等。
上述人士認為,對進口高檔汽車征收反傾銷稅的話,如果稅率不高則效果不明顯,因為高檔汽車的消費者都是富裕人群,對方很有可能把稅負直接加到中國消費者頭上。
“中歐會否開打貿易戰現在還不好判斷,因為貿易戰本身就不好定義。至少到目前為止,中歐貿易還比較正常,過去四年來貿易摩擦的量和涉案金額并沒有明顯大幅增長。”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茂春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他指出,“雙反”措施在法律上缺乏依據,實際效果也沒法得到保證。但既然對方已經打出了這張牌,中國企業肯定要應訴,不應訴必敗無疑。而從政府層面看,也要采取更加全面的應對與反制措施。
“但具體會針對哪個行業在沒有公布前并不便透露,因雙方在進行貿易報復時都需要仔細核算,這樣才有助于做到‘精準’反擊。”何茂春表示。
此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回答歐洲光伏企業準備提出反傾銷調查的問題時曾表示,中國去年從德國進口多晶硅材料是7.64億美元,占中國進口同類產品進口份額的20%,從德國進口光伏電池生產用的銀漿原料達到了3.6億美元。中國累計從海外采購約400億元的光伏電池生產設備,其中從德國、瑞士等歐洲國家進口占到了45%。歐盟若對中國光伏產品設限,恐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可力爭通過WTO解決爭端
“這次中歐貿易糾紛和之前每次都不一樣,必須把它放在具體的歷史背景中做分析。”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關系與地區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余南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的貿易戰都在經濟泡沫高漲之時進行,僅僅算貿易摩擦。而這次是在全球經濟整體下滑、歐洲債務危機嚴重的背景下發生的,歐盟已到了必須保護就業的地步。
在他看來,中國的反制措施雖然必須要做,但要真正達到效果卻不那么容易,而且缺乏合理的報復對象。他認為,中國還是應該訴諸WTO,收集中國企業沒有傾銷的證據,爭取打贏官司。
何茂春也認為,歐盟對華光伏“雙反”本身不合法,上訴至WTO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