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年來最大幅度的電價下調,催生創紀錄的上半年新增光伏裝機。
德國今年4月開始執行的光伏上網電價調整方案,根據系統規模的不同降幅在20%~29%之間,是德國有史以來對光伏上網電價調整幅度最大的一次,從而催生了上半年破紀錄的4.4GW新增裝機,而2010和2011年同期的新增裝機分別為3.8GW和1.7GW。(德國月度新增裝機與電價下調節奏對比詳見后頁圖表1)2.4月1日開始執行的大幅電價下調+為大型項目設置的三個月安裝緩沖期,共同作用下,使德國市場上半年出現了兩輪“搶裝”。
為了保證電站開發商和投資方的利益,對于今年3月以前啟動的大型電站項目,只要能在6月底前建成,則仍能享受本次下調以前的上網電價,因此3月和6月分別出現了兩撥“搶裝”,單月新增裝機分別達到1.2GW和1.8GW。同時,1~5月持續穩定在30kW左右的平均單項目規模也在6月突然上升至121KW,反映了6月份1.8GW的新增安裝量中有大部分是由享受安裝緩沖期的大型項目所貢獻。
3.5月起電價逐月下調,搶裝恐難再現,下半年德國裝機將趨緩,但仍將是2012年最大單一市場。
5月1日起上網電價將逐月下調,其中5~10月每月下調1%,11月起每三個月調整一次降幅,降幅根據過去某一時間窗口期內的新增裝機量決定。制定幅度動態調整的逐月下調電價條款,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搶裝的發生,使終端市場運行盡量平穩并具有自我調節機制,且有助于光伏發電早日實現上網平價。
由于今年整個下半年都將執行逐月下調電價的政策,且降幅將根據裝機量動態調整,因此年底“搶裝”恐難再發生,我們預計德國市場下半年新增裝機量環比上半年有所降低是大概率事件,但全年的光伏新增裝機量仍有望接近過去兩年的水平,達到6~7GW。
4.德國市場已部分實現光伏發電用戶側平價,后續光伏裝機增長將逐步由補貼驅動向成本驅動過渡。
目前德國居民消費電價在0.23~0.38歐元/kWh,工商業電價在0.14~0.26歐元/kWh的范圍,而在德國南部的小型屋頂光伏系統和大型地面電站的度電成本(LCOE)則已經低至0.25歐元/kWh和0.2歐元/kWh的水平,也就是說,在德國的部分地區,光伏發電已經實現了用戶側平價。因此,與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雖然德國在自然條件上并不占優,但憑借其多年以來積累的光伏電站開發經驗、以及成熟穩定的政策與金融環境,并考慮到其較高的終端消費電價,德國或許將成為第一個由“補貼驅動”向“成本驅動”過渡的主要光伏終端市場。
德國今年4月開始執行的光伏上網電價調整方案,根據系統規模的不同降幅在20%~29%之間,是德國有史以來對光伏上網電價調整幅度最大的一次,從而催生了上半年破紀錄的4.4GW新增裝機,而2010和2011年同期的新增裝機分別為3.8GW和1.7GW。(德國月度新增裝機與電價下調節奏對比詳見后頁圖表1)2.4月1日開始執行的大幅電價下調+為大型項目設置的三個月安裝緩沖期,共同作用下,使德國市場上半年出現了兩輪“搶裝”。
為了保證電站開發商和投資方的利益,對于今年3月以前啟動的大型電站項目,只要能在6月底前建成,則仍能享受本次下調以前的上網電價,因此3月和6月分別出現了兩撥“搶裝”,單月新增裝機分別達到1.2GW和1.8GW。同時,1~5月持續穩定在30kW左右的平均單項目規模也在6月突然上升至121KW,反映了6月份1.8GW的新增安裝量中有大部分是由享受安裝緩沖期的大型項目所貢獻。
3.5月起電價逐月下調,搶裝恐難再現,下半年德國裝機將趨緩,但仍將是2012年最大單一市場。
5月1日起上網電價將逐月下調,其中5~10月每月下調1%,11月起每三個月調整一次降幅,降幅根據過去某一時間窗口期內的新增裝機量決定。制定幅度動態調整的逐月下調電價條款,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搶裝的發生,使終端市場運行盡量平穩并具有自我調節機制,且有助于光伏發電早日實現上網平價。
由于今年整個下半年都將執行逐月下調電價的政策,且降幅將根據裝機量動態調整,因此年底“搶裝”恐難再發生,我們預計德國市場下半年新增裝機量環比上半年有所降低是大概率事件,但全年的光伏新增裝機量仍有望接近過去兩年的水平,達到6~7GW。
4.德國市場已部分實現光伏發電用戶側平價,后續光伏裝機增長將逐步由補貼驅動向成本驅動過渡。
目前德國居民消費電價在0.23~0.38歐元/kWh,工商業電價在0.14~0.26歐元/kWh的范圍,而在德國南部的小型屋頂光伏系統和大型地面電站的度電成本(LCOE)則已經低至0.25歐元/kWh和0.2歐元/kWh的水平,也就是說,在德國的部分地區,光伏發電已經實現了用戶側平價。因此,與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雖然德國在自然條件上并不占優,但憑借其多年以來積累的光伏電站開發經驗、以及成熟穩定的政策與金融環境,并考慮到其較高的終端消費電價,德國或許將成為第一個由“補貼驅動”向“成本驅動”過渡的主要光伏終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