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東省科技廳、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主辦的“LED照明標準光組件項目發布會”(下簡稱,標準光組件)在廣州順利召開。
廣東省LED照明技術及產品推廣應用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省科技廳、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惠州、珠海、江門等地市科技局負責同志、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省內及地市協會、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院校代表,國內LED上市企業、龍頭企業代表等300余人參加會議。
廣東省科技廳葉景圖副廳長在會議上做了重要講話,他表示,標準光組件項目的研究與實施對于我們培養民族品牌、突破國際專利封鎖、應對國際市場競爭、研發核心技術都大有幫助,還將對整個國家LED產業,乃至于整個世界的LED產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省科技廳希望加快標準光組件項目的研究與實施,廣東省將在LED照明示范工程中優先采購標準光組件產品。
整合產業資源 打造民族品牌標準 光組件項目意義重大
據悉,標準光組件是指以LED芯片為基本發光體,具備規定的光、色、電、熱特性,以及規定的外形尺寸、機械匹配形式、應用接口端和使用規范等特征,用于照明產品及照明系統的發光單元。
專家介紹,通俗來講,標準光組件就相當于電腦市場上相互兼容的組裝電腦器件。LED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的外延和芯片業、中游的封裝和下游的應用業。但在專業上,通常是根據LED照明產品特點、產業鏈分工和應用習慣,LED照明組件一般分為六個層級,從上之下分別為外延及芯片、封裝組件、照明模組、照明光源、照明燈具、照明系統。
“標準光組件項目重點研究封裝組件、照明模組、照明光源、照明燈具四個層級,規定各層級光組件的形態結構、功能特性、標準接口、使用規范、檢測方法和相關技術標準、專利以及編碼原則等,實現產品的可兼容性、互換性。”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下簡稱,GSC)眭世榮介紹。
LED照明產業是廣東省“十二五”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大突破口之一,產業發展非常迅速。葉景圖表示,2011年廣東LED產業產值達1500億元,預計2012年在照明產品的帶動下,行業產值有望達到2000億元。
而在未來,LED也有著不錯的前景。在2011年年底的一場專業論壇上,國家科技部官員透露,根據2015年國家“十二五”LED節能規劃目標,LED 產業化光效流明要達到150流明/瓦,研發水平達到200流明/瓦,壽命達到5萬小時,市場規模達到5000億元以上。鑒于這種狀況,眾多企業紛紛進軍 LED照明領域。
但由于缺少規范統一的標準化光組件和燈具標準,加上各家企業自身現有的裝備設施、各自的工作基礎和技術水平發展不均衡,造成了市場上出現的LED照明應用產品種類繁多、性能各異、互換性差,給整個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LED照明產業的健康發展。
一位專家告訴記者,近日某地的一個照明系統工程要改造,許多企業都拿自己的產品去投標,結果原材料、工藝和效果一樣的產品,價格相差卻十分大,讓招標部門毫無標準可參考,一籌莫展。
一是為了解決重大核心技術的科技攻關,二是為了解決行業共性技術的科技攻關,在廣東省科技廳和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的主導下,充分借助與利用GSC這一創新平臺,召集國內行業龍頭企業,聚集全國乃至全球優質資源,盡快收集、整理、研究、開發和制定與當前經濟適用而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LED照明產業標準光組件,引導LED照明產業朝著規格化、系列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對提升國內LED照明產業整體競爭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在共性技術的攻關方面,以前對于產業鏈中的一項產品改造技術,可能同時有上百家企業在研發,即使一家企業投入的研發費用只需50萬元,100家企業投入的研發費用加起來就達5000萬元,但如果參與到標準光組件項目事業中,很多企業就可以少走彎路了,類似的一項技術改造充其量不過百萬元,可以節省大量的科研費用資金。”眭世榮說。
廣東省LED照明技術及產品推廣應用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省科技廳、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惠州、珠海、江門等地市科技局負責同志、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省內及地市協會、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院校代表,國內LED上市企業、龍頭企業代表等300余人參加會議。
廣東省科技廳葉景圖副廳長在會議上做了重要講話,他表示,標準光組件項目的研究與實施對于我們培養民族品牌、突破國際專利封鎖、應對國際市場競爭、研發核心技術都大有幫助,還將對整個國家LED產業,乃至于整個世界的LED產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省科技廳希望加快標準光組件項目的研究與實施,廣東省將在LED照明示范工程中優先采購標準光組件產品。
整合產業資源 打造民族品牌標準 光組件項目意義重大
據悉,標準光組件是指以LED芯片為基本發光體,具備規定的光、色、電、熱特性,以及規定的外形尺寸、機械匹配形式、應用接口端和使用規范等特征,用于照明產品及照明系統的發光單元。
專家介紹,通俗來講,標準光組件就相當于電腦市場上相互兼容的組裝電腦器件。LED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的外延和芯片業、中游的封裝和下游的應用業。但在專業上,通常是根據LED照明產品特點、產業鏈分工和應用習慣,LED照明組件一般分為六個層級,從上之下分別為外延及芯片、封裝組件、照明模組、照明光源、照明燈具、照明系統。
“標準光組件項目重點研究封裝組件、照明模組、照明光源、照明燈具四個層級,規定各層級光組件的形態結構、功能特性、標準接口、使用規范、檢測方法和相關技術標準、專利以及編碼原則等,實現產品的可兼容性、互換性。”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下簡稱,GSC)眭世榮介紹。
LED照明產業是廣東省“十二五”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大突破口之一,產業發展非常迅速。葉景圖表示,2011年廣東LED產業產值達1500億元,預計2012年在照明產品的帶動下,行業產值有望達到2000億元。
而在未來,LED也有著不錯的前景。在2011年年底的一場專業論壇上,國家科技部官員透露,根據2015年國家“十二五”LED節能規劃目標,LED 產業化光效流明要達到150流明/瓦,研發水平達到200流明/瓦,壽命達到5萬小時,市場規模達到5000億元以上。鑒于這種狀況,眾多企業紛紛進軍 LED照明領域。
但由于缺少規范統一的標準化光組件和燈具標準,加上各家企業自身現有的裝備設施、各自的工作基礎和技術水平發展不均衡,造成了市場上出現的LED照明應用產品種類繁多、性能各異、互換性差,給整個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LED照明產業的健康發展。
一位專家告訴記者,近日某地的一個照明系統工程要改造,許多企業都拿自己的產品去投標,結果原材料、工藝和效果一樣的產品,價格相差卻十分大,讓招標部門毫無標準可參考,一籌莫展。
一是為了解決重大核心技術的科技攻關,二是為了解決行業共性技術的科技攻關,在廣東省科技廳和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的主導下,充分借助與利用GSC這一創新平臺,召集國內行業龍頭企業,聚集全國乃至全球優質資源,盡快收集、整理、研究、開發和制定與當前經濟適用而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LED照明產業標準光組件,引導LED照明產業朝著規格化、系列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對提升國內LED照明產業整體競爭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在共性技術的攻關方面,以前對于產業鏈中的一項產品改造技術,可能同時有上百家企業在研發,即使一家企業投入的研發費用只需50萬元,100家企業投入的研發費用加起來就達5000萬元,但如果參與到標準光組件項目事業中,很多企業就可以少走彎路了,類似的一項技術改造充其量不過百萬元,可以節省大量的科研費用資金。”眭世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