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陶瓷企業近年來一直致力于產業升級、銷售渠道的開拓與發掘。所有陶瓷企業都在不同角度、不同站位思考著自己的創新之路,如何推進企業的轉型升級成為擺在整個衛生陶瓷行業面前的一個課題。
漲跌不一
據了解,今年春節后,衛生陶瓷行業普遍漲價,這是受到成本壓力的影響,尤其是原材料價格和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均在10%左右,逼得我們不得不再次上調價格。”佛山市南海萬斯敦衛浴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駱偉嘉告訴記者,正大陶瓷有限公司銷售負責人何象則稱,原材料價格上漲了5%左右,電力緊張,工資也漲了5%。
廈門路達集團董事長許傳凱對記者表示,人力成本每年上漲10%已經是一個常態了,今年上升幅度在15%左右。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相較于前兩年有所回落,在5%左右。
衛生陶瓷行業轉型升級遇難題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衛生陶瓷產品價格的確下降。佛山陶瓷協會秘書長尹虹告訴記者,雖然一些品牌企業的陶瓷衛浴產品在成本壓力下選擇漲價,但一些低端產品卻因為產能過剩,行業低迷不得不降價,“陶瓷衛浴行業的產能過剩是一個老話題了。事實上,目前行業依然處于整合期。”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專職副會長、秘書長繆斌指出,一漲一跌將逼迫整個行業進行產業升級。尹虹認為,成本壓力導致品牌陶企的利潤下滑,使得企業不得不努力提升產品附加值,加大創新力度。
創新之路
尹虹告訴記者,加大創新力度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新興的陶瓷產區,以河南長葛為例,其衛浴產品的產量占到了全國總產量的1/4左右,其產品也主要面向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
尹虹表示,作為國內衛生陶瓷行業的領軍者,佛山陶瓷早已啟動了這種戰略轉型,只有產品附加值高的品牌陶企才能在佛山立住腳。
然而,作為一個傳統產業,產品創新和產業升級的空間究竟有多大?福建陶瓷協會秘書長葉子芬認為,對于衛生陶瓷企業來說,創新的概念很寬泛,升級的路徑很多條。除了陶瓷減薄、節能降耗等技術方面的提升以外,產品設計、品牌建設、渠道開拓、客戶服務、產業鏈整合都是行業創新、升級的有力著力點。這些方面也正是國內品牌與國際一線品牌的差距。
“以品牌建設為例,事實上,許多國內品牌的產品從品質上已經不輸于國際大品牌。但其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卻遠遠不夠。品牌建設需要一個過程而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葉子芬表示。
糾結的漲價
除了創新這個長期戰略外,是否漲價是衛浴行業面臨的直接問題。不少衛生陶瓷企業表示擔心,產品終端價格上漲讓經銷商、工程、零售方面的客戶群體承受壓力更大,加上市場競爭的激烈,產能過剩,消費者不買賬,最終導致企業經營出現危機。
佛山安華陶瓷潔具有限公司事業部總經理劉廣仁對衛生陶瓷漲價卻不這么看:“漲價對企業的發展并不一定是壞事,從某種層面看,更可能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他指出,產品漲價是行業發展所趨。低價格低水平的行業競爭不是行業所要提倡的,若仍維持原來的水平對行業的發展不利。他一直提倡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作為陶瓷衛浴企業的發展目標,而不能一味地以規模取勝,或以低水平競爭取勝。
尹虹也表示:“高端產品漲價、低端產品降價,這是衛浴企業進一步分化的體現,同時也是一種產業升級的表現。產能過剩下的低價競爭必然導致行業洗牌、企業出局、產能回落,從長期來看,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
漲跌不一
據了解,今年春節后,衛生陶瓷行業普遍漲價,這是受到成本壓力的影響,尤其是原材料價格和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均在10%左右,逼得我們不得不再次上調價格。”佛山市南海萬斯敦衛浴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駱偉嘉告訴記者,正大陶瓷有限公司銷售負責人何象則稱,原材料價格上漲了5%左右,電力緊張,工資也漲了5%。
廈門路達集團董事長許傳凱對記者表示,人力成本每年上漲10%已經是一個常態了,今年上升幅度在15%左右。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相較于前兩年有所回落,在5%左右。
衛生陶瓷行業轉型升級遇難題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衛生陶瓷產品價格的確下降。佛山陶瓷協會秘書長尹虹告訴記者,雖然一些品牌企業的陶瓷衛浴產品在成本壓力下選擇漲價,但一些低端產品卻因為產能過剩,行業低迷不得不降價,“陶瓷衛浴行業的產能過剩是一個老話題了。事實上,目前行業依然處于整合期。”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專職副會長、秘書長繆斌指出,一漲一跌將逼迫整個行業進行產業升級。尹虹認為,成本壓力導致品牌陶企的利潤下滑,使得企業不得不努力提升產品附加值,加大創新力度。
創新之路
尹虹告訴記者,加大創新力度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新興的陶瓷產區,以河南長葛為例,其衛浴產品的產量占到了全國總產量的1/4左右,其產品也主要面向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
尹虹表示,作為國內衛生陶瓷行業的領軍者,佛山陶瓷早已啟動了這種戰略轉型,只有產品附加值高的品牌陶企才能在佛山立住腳。
然而,作為一個傳統產業,產品創新和產業升級的空間究竟有多大?福建陶瓷協會秘書長葉子芬認為,對于衛生陶瓷企業來說,創新的概念很寬泛,升級的路徑很多條。除了陶瓷減薄、節能降耗等技術方面的提升以外,產品設計、品牌建設、渠道開拓、客戶服務、產業鏈整合都是行業創新、升級的有力著力點。這些方面也正是國內品牌與國際一線品牌的差距。
“以品牌建設為例,事實上,許多國內品牌的產品從品質上已經不輸于國際大品牌。但其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卻遠遠不夠。品牌建設需要一個過程而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葉子芬表示。
糾結的漲價
除了創新這個長期戰略外,是否漲價是衛浴行業面臨的直接問題。不少衛生陶瓷企業表示擔心,產品終端價格上漲讓經銷商、工程、零售方面的客戶群體承受壓力更大,加上市場競爭的激烈,產能過剩,消費者不買賬,最終導致企業經營出現危機。
佛山安華陶瓷潔具有限公司事業部總經理劉廣仁對衛生陶瓷漲價卻不這么看:“漲價對企業的發展并不一定是壞事,從某種層面看,更可能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他指出,產品漲價是行業發展所趨。低價格低水平的行業競爭不是行業所要提倡的,若仍維持原來的水平對行業的發展不利。他一直提倡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作為陶瓷衛浴企業的發展目標,而不能一味地以規模取勝,或以低水平競爭取勝。
尹虹也表示:“高端產品漲價、低端產品降價,這是衛浴企業進一步分化的體現,同時也是一種產業升級的表現。產能過剩下的低價競爭必然導致行業洗牌、企業出局、產能回落,從長期來看,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