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去年1-10月寧波口岸共出口節能燈6.3億只,比去年同期(下同)減少6.4%,價值6億美元,增長6%。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占主導,加工貿易出口成倍增加。1-10月寧波口岸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節能燈6.0億只,減少9.7%,占出口總量的95.3%。同期,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節能燈2705萬只,增加2.8倍。
二、歐盟繼續保持第1大出口市場地位,對美國出口逆勢增加。1-10月寧波口岸對歐盟出口節能燈9619萬只,減少27.8%,占同期節能燈出口總量的15.4%,繼續保持寧波口岸節能燈第1大出口市場。同期,對巴西和美國分別出口6994萬只和6170萬只,分別減少32.4%和增加 7.5%。
三、私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為出口主力。1-10月寧波口岸私營企業出口節能燈4.1億只,增加9.3%;外商投資企業出口1.4億只,減少15.2%,兩者合計占同期節能燈出口總量的88.5%。
節能是全球照明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近年來歐盟、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和美國等紛紛推出淘汰白熾燈等傳統高能耗產品等措施,旨在普及推廣節能燈。2011年9月1日起,歐盟已禁止銷售60瓦白熾鎢絲燈泡。 根據歐洲委員會規例,所有非指示性燈具必須符合最低能源效益規定。傳統白熾燈泡已經不能符合該等規定,因此須逐步取締。墨西哥照明節能計劃自2011年8月1日起在全國實施,將在未來2年內全部用節能燈替代白熾燈,今年內所需的2290萬只節能燈將從中國進口。為了節約電力,阿根廷早在2008年就通過一項法律,規定從2011年6月1日起,阿境內將全面禁止銷售25瓦以上的普通白熾燈泡,取而代之的將是緊湊型熒光燈俗稱節能燈、LED燈等光源。照明產業節能趨勢化,給我國節能燈出口帶來了巨大商機。
然而,當前國內節能燈行業面臨如下方面問題亟待關注:
一、受原材料價格和匯率的影響,企業利潤大幅縮水。今年以來,受到中國稀土產業整合的影響,稀土價格在半年時間內上漲了五六倍,這直接導致以其為主要原材料的熒光粉價格水漲船高,據了解,熒光粉廠的報價已經達到每公斤3300元,與今年3月初的330元/公斤相比,熒光粉價格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漲了整整十倍。加之,今年10月11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旨在逼迫人民幣對美元加速升值的 《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受到美參議院通過法案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跳水,一度跌停,對我國節能燈產業的發展形成嚴重的沖擊,迫使部分中小企業選擇觀望或者不接訂單的方式以規避貿易風險。
二、技術壁壘不斷高筑,制約出口。歐盟、美國等地頻繁出臺各種技術和認證標準,抬高市場。其中尤以歐盟實施《廢棄電氣電子設備指令》(WEEE)、《禁止在電氣電子設備中使用特定有害物質的指令》(RoHS)、《用能產品生態設計框架指令》(EuP)三大指令的影響最為突出,其對有害物質、化學品管理、廢棄電子電氣產品回收等做出了嚴格規定,給企業出口在產品安全、設計、材料和工藝等方面設置了較高門檻。其中,歐盟對節能燈用的LED產品規定較高要求,除了上述三大指令外,還要符合歐盟低電壓指令和電磁兼容指令。此外,美國、歐盟、日本、巴西、韓國、泰國等37個國家和地區相繼實施能源效率標識制度,照明產品位列能效標準和技術要求范圍內。
一、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占主導,加工貿易出口成倍增加。1-10月寧波口岸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節能燈6.0億只,減少9.7%,占出口總量的95.3%。同期,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節能燈2705萬只,增加2.8倍。
二、歐盟繼續保持第1大出口市場地位,對美國出口逆勢增加。1-10月寧波口岸對歐盟出口節能燈9619萬只,減少27.8%,占同期節能燈出口總量的15.4%,繼續保持寧波口岸節能燈第1大出口市場。同期,對巴西和美國分別出口6994萬只和6170萬只,分別減少32.4%和增加 7.5%。
三、私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為出口主力。1-10月寧波口岸私營企業出口節能燈4.1億只,增加9.3%;外商投資企業出口1.4億只,減少15.2%,兩者合計占同期節能燈出口總量的88.5%。
節能是全球照明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近年來歐盟、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和美國等紛紛推出淘汰白熾燈等傳統高能耗產品等措施,旨在普及推廣節能燈。2011年9月1日起,歐盟已禁止銷售60瓦白熾鎢絲燈泡。 根據歐洲委員會規例,所有非指示性燈具必須符合最低能源效益規定。傳統白熾燈泡已經不能符合該等規定,因此須逐步取締。墨西哥照明節能計劃自2011年8月1日起在全國實施,將在未來2年內全部用節能燈替代白熾燈,今年內所需的2290萬只節能燈將從中國進口。為了節約電力,阿根廷早在2008年就通過一項法律,規定從2011年6月1日起,阿境內將全面禁止銷售25瓦以上的普通白熾燈泡,取而代之的將是緊湊型熒光燈俗稱節能燈、LED燈等光源。照明產業節能趨勢化,給我國節能燈出口帶來了巨大商機。
然而,當前國內節能燈行業面臨如下方面問題亟待關注:
一、受原材料價格和匯率的影響,企業利潤大幅縮水。今年以來,受到中國稀土產業整合的影響,稀土價格在半年時間內上漲了五六倍,這直接導致以其為主要原材料的熒光粉價格水漲船高,據了解,熒光粉廠的報價已經達到每公斤3300元,與今年3月初的330元/公斤相比,熒光粉價格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漲了整整十倍。加之,今年10月11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旨在逼迫人民幣對美元加速升值的 《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受到美參議院通過法案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跳水,一度跌停,對我國節能燈產業的發展形成嚴重的沖擊,迫使部分中小企業選擇觀望或者不接訂單的方式以規避貿易風險。
二、技術壁壘不斷高筑,制約出口。歐盟、美國等地頻繁出臺各種技術和認證標準,抬高市場。其中尤以歐盟實施《廢棄電氣電子設備指令》(WEEE)、《禁止在電氣電子設備中使用特定有害物質的指令》(RoHS)、《用能產品生態設計框架指令》(EuP)三大指令的影響最為突出,其對有害物質、化學品管理、廢棄電子電氣產品回收等做出了嚴格規定,給企業出口在產品安全、設計、材料和工藝等方面設置了較高門檻。其中,歐盟對節能燈用的LED產品規定較高要求,除了上述三大指令外,還要符合歐盟低電壓指令和電磁兼容指令。此外,美國、歐盟、日本、巴西、韓國、泰國等37個國家和地區相繼實施能源效率標識制度,照明產品位列能效標準和技術要求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