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最近披露消息,歷時近一年的美對華地板“反傾銷、反補貼”終裁結果已出,參加應訴的78家中國企業綜合稅率不超過5%,而未參加應訴的其他企業綜合稅率高達85.57%。
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地板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高志華表示,本次“雙反”涉案金額達100億元人民幣,占到我國地板行業總產值1/10還多,如果出口受阻,國內市場的競爭必然加劇,那些沒有核心競爭力,單靠低價格維系生存的地板企業將會受到較大的沖擊,甚至會遭遇洗牌出局。
最高可征242.2%的懲罰性關稅
2010年12月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初步裁定中國輸美的多層木地板對美國產業造成損害。目前,美國商務部對中國輸美多層木地板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已進入實質性階段。一位國內五強的木地板廠商高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受制于美國本地木地板生產商的壓力,部分美方代理商已停止或減少從中國進口,“雙反”影響開始顯現。
而這還并不是最嚴厲的后果,因為當前僅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初裁,所以美方海關方面尚未征收懲罰性關稅,是否征收需要看美國商務部初裁結果。不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召開的產業損害聽證會已經開庭,預計將在11月22日或之前發布其最終侵害行為裁決。盡管裁定結果還有推翻的可能,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地板企業已無法逃脫被雙重征稅的命運。
據悉,此次“雙反”的調查由美國硬木地板商聯盟發起,該聯盟于去年10月21日提出申請,認為中國輸美的多層實木地板定價過低,要求對中國此類產品進行反補貼和反傾銷合并調查,并建議征收242.2%的反傾銷關稅;同時,要求對中國產木地板征收匯率反補貼關稅。
對于本次美對中國地板征收雙反稅的終裁結果,高志華認為美國的裁決實際上是一種貿易歧視,此裁定會迫使國內市場洗牌、整合。 “中國地板行業總的來說已經遠遠供大于求了,國內目前地板的生產能力相較市場的供應量來說至少過剩兩到三倍,F在國內地板的年銷售量大概是4億平方米,銷售額400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額大概是100億元。”高志華說。
開源節流并重
據辛巴地板總經理吳俊介紹說,由于中國地板產品檔次多樣、款式各異,許多中國地板產品在美國深受歡迎。另外,美國舊房改造率高(美國住房改造周期平均為5年左右,歐洲10年,中國15年),建材需求量大,加之產品更新速度快,這些都使美國成為中國出口型地板企業重要的核心市場。吳俊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外市場越來越不好做,歐美經濟復蘇形勢愈加復雜多變,預計今年銷量將比去年至少下降20%。
世友地板北京總經理范文堅說,此次裁決對內銷企業影響較小,對部分出口型企業的打擊卻是傷筋動骨的。對于美“雙反”終裁中分別確定的58.84%反傾銷稅以及26.73%反補貼稅,范文堅直言,“不需要58%那么高,只要征收10%的復合稅,一些外銷企業都將難以為繼。”
大連金州木業協會副會長鞏其昌建議,目前中國地板業應著手研究如何“過冬”。他指出,現在國內市場地板的廝殺很激烈,高端難高,低端難低。不僅如此,目前國內對房地產行業的組合拳政策對地板行業的“打壓”效果初顯,市場低迷。另外,企業生產成本持續走高,利潤逐步下滑。“過冬的辦法,只有兩個——開源和節流。”在開源方面,鞏其昌建議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尋找做大蛋糕的機會;此外他提出產品要注重多元化,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在節流問題上,鞏其昌認為地板整體生產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保鏈條,可浪費資源很少,所以節流就要在工藝細節上多加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