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元旦、十一等節假日,都是商家促銷的重要時機,只是與往年的價格戰不同,迫于原材料價格上漲、運輸和人力成本增加等諸多原因,包括涂料在內的眾多家具產品元旦前后均將對產品進行不同程度的價格調整。涂料行業在漲價潮中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
元旦小長假促銷改提價
涂料行業是一個相當市場化的行業,價格的漲與落往往由市場說了算,但2011年情況可能有點不同。雖然門窗市場受到了樓市調控的一定影響,銷量有所下降,但企業不得不漲價,因為原料價格上漲、物流和人力成本加大,讓企業面臨很大壓力。
業內人士表示,元旦前后會調價,屆時漲10%是很正常的。老產品調價的幅度不會太大,但新產品多多少少都會漲一點兒。
除了涂料外,其他家居產品的價格也面臨一輪新的上漲。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生產中使用的板材、油漆近期比年前上漲了10%,膠的價格上漲了8%,模具、刀頭、砂紙、沙袋等也上漲了10%以上。你可不能小看砂紙之類小件和輔料,原來只要1元1張,現在要1.1元~1.25元1張,看似只漲了一毛兩毛,因為用量非常大,最終核算成本時會發現賬本上的數字驚人,這些都是零售產品不得不漲價的原因。
運輸和人力成本的增加也給家居企業帶來了價格壓力。
據了解,受汽油漲價影響,從美國進口的橡木,僅運輸費就上漲了20%。人力成本更是不容忽視,以木門行業為例,年前一個小工保底工資只要1600~1700元,現在沒有2000元沒人干,至于大工(熟練的技術工),計件工資也漲了15%~20%,比如工人壓門線每件10元,現在則要11~12元,都會拉升產品的成本。
價格上漲或成涂料行業調整契機
由于原料及人工成本的增長,涂料企業面臨的成本與競爭壓力逐漸增大。
此外,涂料產品生產周期逐漸地縮短、消費者的產品需求多樣化以及產品技術層次不斷提升等種種原因,使得涂料企業越來越急迫地尋找著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其中,節流則成為企業因應變局的有效方法之一。節流包含很多方面,比如采購、人員、銷售等等。降低采購成本,則是采購人員提供企業附加值最直接的方式,降低采購成本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集中采購、互聯網采購、聯合采購等等。運輸的成本也是涂料原料以及涂料企業面臨的一大問題,很多企業至今依然異地采購、長距離運輸,在運輸費用飆升、物價高漲的今天,這明顯令涂料原料及涂料成品企業勞人傷財的一大方面。
原材料市場價格上漲,是涂料原料企業以及涂料企業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由于市場競爭的激烈,很難通過產品終端漲價來消化,從而會導致單位利潤下降。產品價格是否提升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是先內部消化,還是利潤不可再降而選擇漲價,都是需要企業自身的把控。
漲價潮是涂料市場的一個現象,同時也助推了行業洗牌。產品漲價也是行業發展所趨。低價格低水平的行業競爭不是所要提倡的,涂料行業的生產成本比較高,若仍維持原來的水平對行業的發展不利。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文化藝術含量,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應作為涂料企業的發展目標,而不能一味地以規模取勝,或以低水平競爭取勝。
當前價格上漲帶來的危機既是危險也是機遇,對涂料原料以及涂料企業是一種壓力的同時,也會促使涂料原料及涂料企業去尋找一些新的突破點和發展機會,進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
調整產品定位為中國市場訂制
此外,“本土化”成為涂料企業新的經營策略。事實證明,只有實施本土化管理本土化經營、屬地化管理,企業才能更加熟悉當地市場情況,適應市場變化,增強對項目的管控能力,從而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
近年來涂料巨頭們紛紛在中國設廠,“搶占本土市場”是其重要的戰略考量。隨著中國市場需求的急劇增長,為了貼近消費需求,眾多涂料巨頭開始在中國設立研發機構,在保證開發質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了開發成本,最初以海外引進與本地提供技術支持為主的研發中心,慢慢向以中國為基地,專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產品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