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泰國、歐盟、韓國等多個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使得南海陶企遭受重創。在腹背受敵,遭遇“圍剿”的情況下,印度出口卻連年倍增,躍為第一大出口市場。近日,南海海關公布今年1-11月南海陶企出口數據。今年1-11月,南海區陶瓷出口2.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5.4%,11月出口值創歷史新高,出口3394萬美元,同比增長23.2%,環比10月增長23.4%。
南海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南海出口陶瓷九成以上為建筑陶瓷。今年南海陶企對歐盟出口大幅下降,東盟等市場增長緩慢,對印度出口卻連年倍增,躍為第一大出口市場。
今年1-11月,南海區對印度出口陶瓷5046萬美元,繼去年同期增長2.4倍的基礎上繼續增長1倍,超過沙特阿拉伯、東盟和拉丁美洲成為南海區陶瓷第一大出口市場。同期,對沙特阿拉伯出口4101萬美元,下降3.1%;對東盟出口3758萬美元,增長6.8%。此外,對歐盟出口大幅下降,出口937.2萬美元,下降36.4%。
作為南海陶企出口印度的主要生產企業,廣東蒙娜麗莎新型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張旗康表示,雖然由于國家對房地產進行嚴厲調控、國外反傾銷頻頻上演,其公司今年的銷售額和利潤都創歷史新高,只是增長速度放緩。印度陶瓷反傾銷,蒙娜麗莎公司是三家通過積極應訴獲得零關稅的其中一家,今年該公司印度市場份額增長了150%。“反傾銷對于有品牌、有網絡基礎、有市場需求的企業也是一個契機。”
對此,南海海關建議陶企應“立足內需”,國內外雙線發展分散風險。該負責人認為,近年來,我國保障房建設工作在密鑼緊鼓中不斷推進,陶瓷行業大有作為。此外中央文件提出“建材下鄉”,鼓勵農民依法依規建設自用住房,盡管實質性的補貼政策并未出臺,但農村建材市場這塊“蛋糕”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