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佛山,第十八屆陶博會的冷清相對“佛山小悅悅事件”的十八人的冷漠來講還有點熱情,但是不容忽視陶瓷企業的“冷漠”,也許正是因為陶瓷企業的“冷漠”才導致如今出口遭遇尷尬的被動局面。
冷漠之一:貿易糾紛頻遭冷處理
在2001年8月6日,印度對我國和阿聯酋的瓷磚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產品范圍為:瓷磚、瓷片,無論是否上釉,是否拋光,吸水率小于3%。幾乎涵蓋所有墻面和地面。調查期為2000年4月1日-2001年3月31日。由于當時沒有企業應訴,印度調查機關于2003年2月4日最終裁定對所有中國企業按每平方米8.28美元征收反傾銷稅。由于原審調查中我國沒有企業應訴,只能適用8.28美元/平方米的反傾銷稅,在原審終裁后的一段時間,我國的涉案產品基本上退出了印度市場。隨著佛山企業新出口商復審申請成功并獲得零稅率,我國涉案的瓷磚產品對印度出口才逐漸恢復,也由于零稅率和8.28美元/平方米的反傾銷稅之間的差異很大,能夠承受高額反傾銷稅的進口商不多。
因此,出口印度的涉案產品基本上是佛山的企業,成功獲得零稅率的企業出口更占佛山涉案產品出口比例90%以上。2007年4月30日,印度商工部就正式啟動了瓷磚的日落復審調查。在有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眾多媒體的熱心關注下,八家企業參與了應訴,五家企業獲得了個案處理,由于企業資料準備不積極,企業與企業之間協調性差,給其他各國看到了中國建筑陶瓷企業的弱點。也正是從印度開始,中國瓷磚出口遭遇自2001年的反傾銷和自2007年的推骨牌效應般的反傾銷失利。所以這次陶博會的冷,也正是陶瓷企業10年來“冷漠”反傾銷造成被“冷遇”的苦果。
冷漠之二:價格指數遭遇冷屁股
3月31日,南方日報文章《佛山首個陶瓷價格指數下月問世》,文中引用行業專家說“價格指數是反映佛山陶瓷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和趨勢的指數,通過佛山陶瓷市場的反應影響著全國陶瓷市場,凸顯佛山中國陶業龍頭的地位”,“建立中國(佛山)陶瓷價格指數一方面可以提升佛山陶瓷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價格話語權;另一方面也可以鞏固佛山國際陶都的地位,對于佛山市知名度的提升意義尤為重大”,“價格指數制定之后,將為全省乃至全國的廣大企業和專業市場無償提供信息服務,發揮價格指數和相關價格信息‘風向標’的作用,促使企業根據市場情況調整生產規模、經營策略和投資方向,促進產業集群轉型升級”。
4個月后,有行業專家說“佛山陶瓷價格指數遭遇‘冷屁股’”。據價格指數制定項目組負責人透露價格指數制定的抽樣企業共有72家,但在平臺啟動運行的第二個月(5月)數據統計中,就只有50家企業填報數據。在相關報表中,有的企業只填了幾個數據,遠遠達不到數據采集的要求。企業不參與或者提供數據不足,使得價格指數產生較大誤差。有一家比較大的企業填報了1000多條數據,已經占了所有數據的1/3,這樣的數據難以體現行業的整體情況。’由于得不到企業的積極配合,5月份的佛山陶瓷價格指數一直拖到6月23日才開始采集,并且采集的結果有較大誤差,原本在央視經濟頻道播放的指數暫時停播,待修正后才重新播放”。
冷漠之三:企業自主創新遭遇冷板凳
只要研究中國陶瓷產品和中國陶瓷企業專利,不難發現可以用兩個字可以形容:雷同。大多數陶瓷企業仍熱衷于在促銷上砸“熱錢”,在抄襲其他陶瓷企業產品時挖“熱人”,相對獨具特色,在某一產品領域擁有不可動搖的專和國際標準的企業是廖若晨星。只有兩類企業:一是被動防御型的陶瓷產品創新和被動防御型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二是沒有創新產品和根本沒有知識產權管理的企業,他們只知道哪家大公司的產品賣的好,我就仿哪家的原則。
中國陶瓷企業家去意大利博洛尼亞看陶展,每年都看特色和流行線,幾乎沒有雷同的產品風格使得博洛尼亞陶展長盛不衰;貋恚捶鹕教詹⿻,感到缺少什么?我想應該缺少熱衷創新的陶瓷企業和敢于標新領異的企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