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透露,原定于今年初頒布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管理辦法》在拖延大半年之后,近期有望出臺,家電制造企業將成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繳納人。
業界預計,按照目前我國每年5000萬臺的報廢量估算,家電回收市場規模將達到近十億元。盡管當前政策并不明朗,但是已經有部分家電企業開始成立專門的廢舊回收企業,以搶占市場先機。
廠家承擔繳納義務
早在2001年,發改委就著手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的立法工作。2009年2月,國務院發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成為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的綱領性文件。
作為該條例的重要補充,2010年9月,發改委、環保部、工信部聯合發布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第一批)》公告,將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房間空調器、微型計算機等5種產品納入第一批目錄。
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種類繁多,材料復雜,資源含量、環境影響以及回收處理難度各不相同,在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體系尚不健全、產業化比較薄弱的現實情況下,《條例》實施初期不宜將所有電器電子產品一次性納入管理,因此采用了目錄管理方式,分批發布,積累經驗,穩步推進。
2010年12月,環保部發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許可管理辦法》,對于參與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進入門檻提出了明確要求和具體管理辦法。
而根據《條例》的規定,國家將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用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管理費用的補貼。據悉,主要由財政部負責處理基金的征收,而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其代理人將履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繳納義務。
業內人士透露,根據即將出臺的基金管理辦法,將由家電生產廠家負責繳納回收基金,空調產品每臺繳納的回收基金估計在10元左右。以當前我國每年5000萬臺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粗略計算,家電回收的市場規模將達到近十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