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溫州一些企業破產倒閉,企業主逃走的消息頻頻傳出———眼鏡行業龍頭浙江信泰的董事長胡福林失蹤,江南皮革董事長黃鶴逃往國外,波特曼咖啡老板嚴勤為、天石電子老板葉建樂等出走,百樂家電女老板鄭珠菊攜款潛逃被警方追捕歸案。僅9月25日一天,溫州就有九個老板“跑路”。老板的“跑路”潮形象的說明了現階段中國的中小企業說面臨的困境!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企業資金鏈斷裂,欠下巨債,企業老總要“跑”也是被逼無奈!在涂料業已經有一些企業已經頂不住壓力倒下了,東莞靈通涂料就是之一。據靈通涂料員工介紹,在他看來企業效益一直不錯,但是在今年7月份就突然倒閉了,連著老板也失蹤了,同時還欠著員工的工資沒發。上海的一家涂料廠——上海麗晨化工也出現類似的事件,前段時其老板也神秘“失蹤”!
從表面上看,最終壓垮企業的是民間借貸,但實質上,這是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金融制度缺陷。
先看這樣一組因果關系:成本上漲等因素造成傳統制造業的利潤日漸低下→傳統制造企業被迫轉型,新興產業是政府引導的主要道路→傳統制造業企業進軍新興產業,但新興產業產業一般具有前期投入大、產出緩慢的特點→企業需要借貸,但國家信貸緊縮,融資困難→選擇民間借貸→投入、擴張、資金鏈斷裂。
從表面上看,最終壓垮企業的是民間借貸,但內因可以歸結為:傳統制造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在向新產業轉型過程中,在民間借貸的裹挾下,過分擴張,最終繃斷了資金鏈。但無論最終原因是什么,對于中小涂料企業如何能夠對接資本市場,有效的融資到已經成為業內熱門話題。
近日,筆者與一些從事融資朋友聊天,從與他們的交流中作一些簡要的剖析,希望能夠起到對中小涂料企業融資拋磚引玉的作用。我們不妨從以下四個角度來直入主題:
一、管理團隊
任何一個企業最終的成功都取決于甚至離不開掌舵人的悉心照料,對于投資者而言,以企業領袖為首的管理團隊的健康與否直接決定著投資者的信心。資本市場希望看到的管理團隊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一、創始人擁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和很優秀的工作經歷、為人坦蕩有信仰,能夠包容各類優秀的人才為己所用;二、管理團隊成員的結構合理,這包括年紀結構、學歷結構、男女比例結構等,因為這些因素將決定著企業眼下及未來的組織執行力。總之,一個好的團隊才能真正贏得資本市場最終的青睞,而不是所謂的好項目。投資者所投的一定是人而不是項目,這已是資本市場的共識。
二、商業模式
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能夠幫助管理團隊事半功倍,借助資本的力量更能夠幫助企業迅速催生規模。但問題是大家對商業模式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口頭或是理論概念上,沒有真正的在實踐中落實商業模式,以至于商業模式眼下變成了企業家和創業者口中的神話故事。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一定是具備以下幾個特點的,否則就無法構成商業模式。首先是有明確的用戶模式,即要明確誰是自己的用戶,以及給他們提供什么樣價值的東西;其次要明確產品模式,即你做什么與不做什么的問題;接下來要明確的是如何進行清晰定位以及定位之后如何傳播的問題;最后是收入模式,及如何把用戶價值轉化為商業價值的問題。沒有上述幾點的明確,商業模式很容易停留在口述的層面而落不到實處。
三、營業指標
對于很多非創新性科技企業來講,特別是涂料企業來說,營業指標是投資者考察企業很重要的一個指標,營業數據反映的是公司成長狀況,這里包括利潤率、成本率、增長率等一系列指標。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對每年增幅在20%以上而成本不怎么增加的企業相對而言是青睞有加的;營業指標還能反映出的是企業的規模,對于資本市場,規模自然是越大越好;奉請各位涂料企業家和創業者記住,數據背后反映的是公司的健康程度,投資者對數據的重視是遠遠大于挺創業者的夸夸其談地。
四、企業資源
企業在行業十年如一日的積累、利益相關者的口碑、金融機構的資信都能反映出一個企業的資源狀況,甚至包括一些健康的政府關系也屬于資源范疇。擁有這些外部的無形力量越大對企業無疑幫助就越大。一個優質的企業,天然的會存在一些優質的資源力量。
如果上述四點構成100分的評估系統,那么管理團隊恐怕就要占去60%以上,這恐怕也是很多傳統創業者難以想象得,但這是事實。人的因素越來越成為投資者投與不投的核心標準。其次商業模式要占去20分,剩下的營業指標和企業資源各占10分。各位,現在應該明白自己如果要對接資本市場應該需要做得事情了吧!人道即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