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寶博洛尼CEO蔡明的微博上發了一組宣傳自己新書的圖片,吸引了眾多人士的圍觀,圖中,蔡明懷抱一個玉體橫陳的模特,右手持毛筆在裸體上寫字。不少網友跟著留言,紛紛稱“尺度大”,“有點太瘋狂”,“不解其意”,“惡俗”。不久之后,此條微博已經被刪除。
其實對于一本書的宣傳營銷來說,利用美女來賺眼球已經是司空見慣了的。但在家居行業,如此大膽出位的宣傳還是很讓人咂舌,由此而引發業內人士關于家居業低俗營銷的思考。
美女經濟已化身“裸女經濟”
美女經濟的長盛不衰,讓家居業也跟上了這股潮流。展會上的模特走勢一路看好,從上海家具展到廣東家具展,從一個兩個到整排亭亭玉立,從國際到國內,美女經濟讓人看不到盡頭,當人們看夠了美女,就換著花樣來,比如裸體,不管彩繪得有沒有美感,總能博來一些眼球吧。人們都已經習慣了汽車展上的車模越來越出位,近期還出現了全裸車模。
從美女經濟到裸女經濟,只不過用了脫一件衣服的時間。08年的山東淄博陶瓷博覽會上的全裸人體彩繪讓業界嘩然,許多網友批評說“毫無美感”“敗壞陶瓷傳統文化底蘊”等,這一備受爭議的畫面在今年山東淄博陶瓷博覽會上不會再出現。
說到目前正在舉行的廣東三大家具展上,出現了躺在床上的只穿內衣的模特,以誘惑的姿態謀殺了許多菲林和眼球。展會人流量明顯減少,有些家居企業在現場請穿著暴露的模特走秀,而且只有做類似表演秀的企業展位前才會吸引眾多圍觀人群。
博眼球、聚攏人氣是某些展會的第一要義,以淄博陶博會為例,陶瓷本是高雅藝術,但是雅不能共賞,俗卻可以共賞,怕陽春白雪的瓷器沒人欣賞,就找幾個長相平常,氣質平庸的裸女彩繪來“接地氣”。現場裸體彩繪簡單粗糙,也無法體現陶瓷工藝藝術,現場圍觀的人群恐怕多數都不是陶瓷的目標消費群體,打折藝術之名行攬客之實,可以說這種手段太過低級粗放。
而中國的會展經濟正在泛濫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展會沒有規劃,各地爭相開會展,很多展會人氣不旺,走低俗之路總能博得一些眼球,可見倒也正迎合了市場品味的庸俗化。
家居業“走下神壇”就低俗?
有人戲稱,搞藝術與耍流氓只有一線之隔。在家居這個圈里,我們可以看見由裸男組合成的人體藝術沙發,浴缸里躺著一絲不掛的美女,具有性暗示意味的家具設計……你可以說是藝術,也可以說是情趣,但也不影響有人說它庸俗。
曾經涂料行業還掀起一片反“三俗”的聲音,業內人士認為涂料行業的營銷過了頭,比如有打擦邊球的廣告--“好色之涂”,還有去年一位在婚戀交友節目《非誠勿擾》上尋黃花閨女的“涂料大叔”,在節目里極盡露骨和出位表演,只為達到把他的涂料品牌推廣出去的目的。
所謂品牌有定位,營銷無對錯,于是賣浴缸的找來姑娘當街泡浴,賣家具的找來美女當“凳子”,賣床上用品的恨不得在床單里夾帶倆裸女。
雖然這些展示會引來爭議,但是從營銷角度來說,畢竟它“出位”了。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這可能與電視節目越來越媚俗是好還是壞事一樣,是一個正反雙方都有支持者的命題。
著名品牌營銷策劃人李光斗先生,他認為家居行業的偏低俗化的營銷在增多,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為家居品牌走下了神壇,當馬桶、浴缸這種家居產品已經普及到千家萬戶中,而非以前貴族化的產品的時候,大眾營銷就開始了。最吸引大眾的往往看起來都是 “俗氣”的。第二和家居從業人員的營銷心態浮躁也有關系。家居業很多產品是可以有文化氣質、或者是具有美感的,但營銷人員沒有很好抓住這種特質,反而拉低了品牌的檔次。”
奇致(中國)品牌策劃機構閆學軍接受采訪時表示,使用各種裸體、或者出位的方法并不見得可以獲得產品關注度。通常沒有創新的營銷模式,宣傳方就喜歡用價格和美女來吸引眼球,如果宣傳與產品本質有一定關聯度,可以接受,如果太過火,且與要宣傳的產品沒有聯系,這對品牌的美譽度還會有損害。
閆學軍認為品牌和名牌是有巨大區別的,品牌在格調、氣質和美譽度上都有高的評價和認可,企業不要盲目為求眼球而損自己的招牌。
近期在微博上吸引眼球的不止蔡明的新書圖片,還有一位俄羅斯小伙,在與普京握手前的十天內,他用這雙手摸遍了街頭1000名美女的胸部,政治都與“低俗營銷”掛上鉤了,更何況家居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