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衛浴中小企業是否也面臨倒閉潮的風險,又該如何去規避這些風險呢?中小衛浴企業面臨比金融危機時更難的境地,受房地產新政、限購令等宏觀調控影響,如家具、櫥柜等終端市場持續萎縮,外部又遭遇歐盟貿易壁壘,有中小衛浴企業老板反饋,“整個市場訂單至少減兩成。”與此同時,原材料價格上漲、設備、人工成本不斷攀升也給中小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近日,有關廣東東莞企業出現“倒閉潮”的傳聞四起并迅速蔓延全國,時隔幾天,浙江又出現了中小企業“倒閉潮”的報道,一時間中小企業人人自危。為此,眾媒體對東莞企業“倒閉潮”傳言引發的危機預期,進行了調查。
調查結果表明,東莞沒有出現大面積倒閉潮,雖然大規模的倒閉潮并未出現,但“比金融危機時更兇險”的說法幾成業界共識,減產成為潮流。“倒閉潮”傳言長期的存在,也面臨著發酵的危險。我國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對國內GDP的貢獻率達65%,創造的就業機會達到80%,因此,中小企業“倒閉潮”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受各種因素影響,陶瓷衛浴行業中一些小廠利潤低至歷史低位,出現有訂單也不接的情況,據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工廠計劃轉手經營或關停部分生產線。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不算提升,銀行錢袋緊縮,中小企業很難從銀行獲得資金;并且在經濟政策緊縮的前提下民間借貸變得極其瘋狂,貸款利息節節攀升,民間借貸市場一片混亂,這無疑又考驗著中小衛浴企業的生存能力。
中小企業的集體困境,近日發布的《小企業經營與融資困境調研報告》。小企業一直以來的融資困境卻沒有較大改善,廣大小企業急盼資金支持。這個之前工信部的一個官方結論可以相互印證。調研結果顯示,2010年以來,隨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在成本增加、人民幣升值和國際環境不明朗的形勢下,在連續加息及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宏觀調控的貨幣政策的背景中,小企業面臨資金壓力,仍然頑強生存,積極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