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夏季低迷期后,美國鋼廠8月份期間兩次提高鋼材價格,以彌補成本的上漲。美國鋼廠之后試圖進一步提高售價,但只實現部分成功。鋼廠發貨時間仍相對較短,這意味著其接單量并不飽滿。由于市場資源充足,鋼廠的漲價可能難以持久。加拿大鋼廠接單量疲軟,發貨時間較短,但依然宣布一系列漲價,以應對原料成本上漲。消費者不愿采購高價資源,除非確信需求增長。
8月份中國鋼材價格上漲,但9月份呈現下跌走勢。盡管未來數月鋼材需求可能難以增長,但國內大型鋼廠宣布上調10月份帶鋼產品出廠價。由于海外需求疲軟,8月份出口繼續下滑。此外,隨著人民幣升值,亞洲其他地區鋼廠的產品更具競爭力。中國臺灣鋼廠10-11月的訂單旺盛,預計四季度運營將保持健康。隨著日本汽車、建筑工業開始復蘇,7月底當地鋼廠、經銷商和鋼材服務中心的鋼材庫存環比下降0.8%。
8月底,進口扁平材港口庫存環比下降4.7%,為6個月來首次下降。不過,日元升值影響到日本鋼材出口。面對進口壓力,東京制鋼下調9月份合同價,但計劃將10月份合同價上調3%-7%,為近7個月來首次上調。韓國市場鋼材庫存調整進展緩慢,7月份扁平材庫存再次上升,連續7個月增長。不過,進口量出現下降。韓國制造業依然低迷,鋼廠提供大幅折扣優惠。
8月份波蘭貨幣茲羅提大幅貶值,對于消費者而言,采購成本上漲。經銷商為保持利潤,上調售價。盡管近期國內鋼材消費緩慢恢復,但經銷商抱怨成交量并未提高。夏季期間捷克和斯洛伐克市場保持平靜,近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鋼廠試圖上調價格,但消費者拒絕接受。制造業出口商但乙德國經濟前景下滑。夏季低迷期過后,西歐鋼材需求并未增長,這主要是由于當地金融危機惡化。鋼廠接單量疲軟,并已宣布減產。當地帶鋼產品價格下跌,鋼廠希望在四季度上調售價,但成功可能性不大。今年初預定的第三國進口產品現在逐漸到港,但進口產品威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