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山檢驗檢疫局古鎮辦事處了解到,古鎮上半年燈具和電光源出口報檢達6529批次,出口金額2.13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7.7%和42%。有數據顯示,燈具五金微薄的利潤,以及激烈的競爭,一些中小燈具五金企業紛紛將燈具五金產品出口歐美國家。顯然,燈具五金曾經籠罩的“暴利營銷”已漸漸成為浮云。走訪了杭城沈半路的燈具五金市場,將燈具五金“沒錢賺”的情況一探究竟。
房地產遇冷牽連燈飾市場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抑制房價的政策,這讓房地產市場遇冷,沒人買房,也沒人裝修,何談買燈?據了解,今年燈具五金行業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囂張跋扈”,五金燈飾照明需求明顯減少,日銷售額與之前相比差很多。
大進大出 利潤有限
機電在線筆者走訪燈具五金市場時候,發現普遍燈具五金門店都是“燈火通明”。“如果不開燈,消費者就很難看到燈具五金的最終效果,所以為了吸引消費者,都會將一些熱門推薦的燈具五金產品打開。當然這就意味著得承擔比較高的電費。”
打折促銷戰消費者砍價過猛
不同燈具五金的價格普遍在200元以上,并有相當一部分的燈具五金標價在幾千元乃至數萬元之間,更有個別品類售價高達10萬元以上。不過發現,在具體操作方面,標價已顯得毫無實際意義,多數燈具五金銷售人員都表示可以給予6~9折優惠。
“由于受到燈具五金市場是暴力行業的影響,很多消費者都還遵循著去年的砍價原則,即先砍價一半再擠掉其30%~40%的價格水分,這樣子的話,就沒剩下多少利潤了。”佛山照明的陳女士告訴筆者。
燈飾市場魚龍混雜 競爭厲害
大量品牌燈具五金經銷商表示,市場遭受蠶食,利潤逼近邊緣。2011年的燈具五金市場細分化越來越明顯,許多顧客經常問道,該選擇水晶燈光源還是節能燈、LED燈泡,在款型上也是要求各異。這就催生了很多無品牌的作坊式燈具五金趁虛而入,雖然外形炫酷,但是多數使用壽命不長,而且不安全,而價格則是他們搶奪燈具五金市場的最佳殺手锏。
業內人士表示:“燈具五金行業并不見多大利潤,所以從其它行業來看,經營燈具五金只能說是有相當大的利潤空間。”顯然,昂貴的店面月租、店員工資、裝修、水電等等,雖然掙得多,但是整個燈具五金店面的基本開支,到凈銷售這里也只能享受“大進大出”的快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