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華,現任中國木材流通協會地板流通委員會會長,地板行業專家。從事地板行業幾十年的高老,對地板行業的發展脈絡及走向有著較精準的眼光和獨到見解,接下來是高老對2011年中國地板行業作出的市場預測,把脈行業走向,以資業內人士共同探討。
面對2007年金融危機以來的地板市場,雖然經過2009年的恢復期,2010年的成長期,但是進入2011年以來,面對國家對房地產產業的強力調控,新版國八條及各省、地、市實施細則的出臺,各省、地、市特別是一線城市的商業地產及樓市的成交量大幅度下滑,地板市場面臨極其嚴峻的形勢,進入了比冬天還要冬天的酷寒時期,這個時期,將極大的挑戰各地板企業的經營及其管理能力,對地板企業來說這將明顯是一個風險大于機遇的時期,下面我將以五點來對2011年的地板市場做一簡要說明:
一、市場容量銳減,市場洗牌加劇
眾所周知,地板企業的銷量由三個部分構成:一是新建及存量樓盤的銷售而帶來的新裝用戶,二是二次及以上(含二手住宅銷售)重新裝修的老用戶,三是大批量一次采購工程裝修用戶(新裝)。以上三部分的比例基本上是6:2:2,也就是說新裝地板的用戶占據了地板整體銷量的絕大部分比重;同時目前絕大部分地板企業的目標客戶人群也是上述新裝用戶。而在目前的環境下,地板市場的容量取決于建筑裝飾材料市場的容量,建筑裝飾材料市場的容量取決于裝飾裝修市場的容量,裝飾裝修市場的容量取決于房地產市場的開發數量,房地產市場的開發取決于各地地產的供給及發展,地產市場的發展在目前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下完全是由資金推動的,而資金的來源取決于中國財經政策的導向,最后中國的財經政策則完全由政府進行操控。
目前,以新經濟發展模式為導向,降低CPI絕對數值為核心,降低房地產產業在GDP中比重過大的思想,已經成為政府的共識。而最直接的政策就是降低流動性,從2010年年底到今年不斷推出的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和加息就是最直接的表象,從而達到降低房地產企業盲目發展及保持合理房價的目的;雖然有保民生工程的經適房和廉租房項目,但對于地板企業而言,除對微利的強化木地板銷售有一定的補充外,對全局的影響基本上微乎其微,且由此帶來的中、高檔次定位產品的銷售將受到極大沖擊。特別是今年上半年企業的日子會非常之艱難。
對于地板企業的銷售終端市場而言,據近期北京房地產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進入2010年以來,北京新建及存量商品房的的日成交量由2010年的1000套以上,到目前已經平均降低了75%左右;從而,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為中心的一、二線市場的地板市場容量將下降較快;但是,從另外一方面,從公開渠道報道的近期各省、地、市上報中央的房地產調控目標來看,從較短時期內來講,部分二線城市及絕大部分三、四線城市仍舊不能擺脫老舊的土地財政收益政策,因此部分二線城市及絕大部分三、四線城市地板市場的容量的波動幅度將會較小。但是應該注意到,雖然波動幅度較小,但是主基調將仍舊是下降,而不是上升?傮w來講市場容量將會是銳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