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北京時間10月13日凌晨,美國宣布對中國生產的多層木地板設定最終稅率,增收58.84%的反傾銷稅以及26.73%反補貼稅,加上此前歐盟對中國瓷磚征收重稅,我國裝修建材市場出口面臨著四面楚歌的險境。與此同時,國內樓市調控持續進行,房地產市場受到抑制,身處下游的建材裝修市場,可以說是"內憂未平,外患又起",未來的裝修建材市場行情究竟會怎么樣?
提到美國的征稅方案,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地板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高志華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涉及100多家企業,影響非常大。
高志華:非常非常大,現在是100多家企業,如果按照原來的收稅的話,中國就沒辦法出口了,如果是百分之二點幾,那還問題還不會太大,如果是百分之八十幾,那就沒辦法,最早還傳出來百分之二百二十六,那就根本沒辦法搞了。
不僅是地板領域,瓷磚行業也經歷了同樣的遭遇。1個月前,歐盟對中國瓷磚征收高達69.7%的懲罰性關稅。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國內市場也好不到哪去。在地板行業有25年的從業經歷的高志華說,受樓市調控影響,一線城市銷量大幅下滑。
高志華:一線城市都不太好,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包括天津在內,那么三級城市四級城市,接近城鄉城鎮縣的這種市場還可以,因為他們房地產的調控總的來講比較流動少一點,有的城里人打工掙的錢在老家買房子,這些建設的話影響不是太大。
市場不景氣,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一家中等規模的地板廠,年初還經營得有聲有色,當筆者昨天再打電話過去時,老板已經萌生了退意。地板廠老板:現在這個行業我不是很在意干了,在弄其他的東西了。這個行業不太好做,銷量現在都不行。
多年研究地板市場的高志華說,在蕭條的市場氛圍中,中等規模的企業日子最不好過。
高志華:中間企業既有品牌,地板種類也很多。但是網點并不是不多,大不大小不小,門店裝修檔次太低也不行。調子唱得挺高,可是銷量卻起不來,維持也是維持不下去。如果再繼續投入也很難,一般來講都很危險。
不僅是地板和瓷磚行業,其實,整個家居建材領域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日子都不好過,業績大幅下滑是普遍現象,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出現了虧損。比如主營釉面磚業務的斯米克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滑了將近1100個百分點,相當于去年上半年凈利潤1100塊錢,到今年上半年就只有100塊錢了。中國之聲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建材裝修全行業,上下游所有領域早已沒有了幾年前的火爆場面,剩下的只有艱難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