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路燈在廣東省的發展勢頭強勁,截至2010年底,廣東省在“十城萬盞”、“千里十萬”和綠色照明示范城市等LED路燈示范工程的推動下,安裝LED路燈產品20萬盞,示范路段超過2000公里,形成了全國最大的LED路燈應用規模。但是,LED路燈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各種阻力不期而至。LED技術的日新月異,LED燈具成本的高居不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在國內水土不服,亟需創新尋求新的突破口,更為關鍵的是,由于LED路燈產品缺乏統一的檢測手段和技術標準,造成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市場競爭無序。
為解決路燈標準這一行業難題,廣東省科技廳在全國率先推廣應用LED產品評價標桿體系,暨在綠色照明示范工程范圍內,對LED路燈產品質量進行評價和分級。該模式沒有指定產品,只是規定質量好的產品才能使用。本地區LED路燈產品進入前十名優先用,進不了前十名就不能被采用。這樣的規定,既確保了 LED路燈產品質量,又打破了地區封鎖。同時,該標桿體系的標準是變化的,每隔一段時間便根據LED產品的發展水平調整一次。
截至目前,共發布2批《廣東省綠色照明示范城市推薦采購產品目錄》,面向全省推薦50個用以替代3種普通高壓鈉燈的LED路燈產品,為保障LED路燈產品質量和示范工程提供了方法和手段。包括飛利浦等國際照明企業紛紛要求加入該標桿體系。為了盡快實現LED路燈標準化和模塊化,廣東省質監局還將推出LED標準化專項規劃和標準路線圖,其中LED照明產品尤其是LED路燈產品的模塊化標準化將作為近期率先突破的重點工作之一。目前,在廣東省質監局和廣東省科技廳的領導下,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已經開展了關于率先在全省協調LED路燈產品互換性的先期調研和部分基礎性工作,近期有望形成先進、全面、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
同時,廣東省還適時推出了“合同能源管理+供應鏈+金融”的商業模式,解決了以往參與LED路燈產品應用的國內LED企業資金壓力大、融資難、國內 EMC公司不成熟等問題,以全新的商業模式吸引了社會資本對LED產業的支持,通過省扶持資金和供應鏈管理,降低地方政府發展應用LED產業的風險和資金壓力,極大激發地方政府對LED產業及應用的參與熱情。截至當前,已經有東莞、佛山、惠州等多個地方政府和廣東省科技廳簽訂了省市共建綠色照明示范城市計劃,根據計劃從現在起至2011年底,以綠色照明示范城市為主體,在全省推廣應用300萬盞戶外照明燈具。而從2012年起至2015年,全省將計劃推廣3000萬盞LED室內照明燈具,帶動全省室內 LED照明的普及率超過30%。
為促進深圳市LED產業發展,落實國家關于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的要求,推進“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試點示范工程的順利實施,深圳市LED產業聯合會積極發揮行業組織作用,率先在全國制定并實施《LED道路照明產品技術規范和能效要求》、《LED路燈驅動電源通用技術要求》、《LED路燈通用接口及關鍵部件互換標準》。這三項標準共同構成了深圳市LED路燈生產和評價標準體系,有利于深圳市LED路燈廠家及配套設備廠家整合優勢資源,搶占行業先機。同時,也填補了國內外LED路燈行業的多項空白,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