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有建房還遠遠未能滿足剛性需求,并且因為質量的原因這些現有住房中的50%在未來10~15年要拆除重建。另外,我國還要在今年建1000萬套經濟適用房,比去年增長72%。這也意味著以地板為核心產品之一的我國建材行業仍然有著非常廣闊的需求前景。
盡管業績突出、市場前景喜人,但我國地板業的發展問題仍很突出,具體為:生產企業多達4000余家,在江浙一個縣、鎮甚至就有幾百至上千家企業,這些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二是產品同質化嚴重,企業間缺乏合作;三是對木材資源回收再利用率低;四是在國際市場面臨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企業在著手創新的過程中,應重點做好質量、環保、低碳文章,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和品牌的培育;江蘇省地板行業協會會長傅峰認為,地板行業發展到今天,成就是主流,但是還有很多值得理性去思考的問題,比如概念性的炒作太多,而少了一些率真求實。在這種情況下,唯有變才有破,才有發展。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徐敏用4句話概括了以木地板為代表的國內家具建材市場的發展:一是發展速度快;二是成績大;三是問題多;四是轉型難。他認為,成本的提高和上升將是“十二五”期間所有行業,特別是流通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這將勢必造成競爭的白熱化和惡性化。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企業主動的變革、調整和創新才能完成。
具體來說,企業應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工夫:
首先,要重視品牌。
消除只要有商標和牌子就是品牌的發展理念。
其次,要更加注重環保。要在生產的過程中就考慮到木地板的回收和再利用。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木地板流通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楊美鑫接受采訪時說,為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建設,注重產品質量,自2001年起,協會就在全行業啟動了以質量和服務為核心的30家企業雙承諾活動,此舉不僅規范了地板市場流通秩序,而且還培育了行業技術力量,擴大了入圍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從今年起,地板業雙承諾活動迎來了第二個10年征程,協會將以熱線咨詢投訴為依托,加強對企業的引導和幫扶,使強者更強,讓劣者盡早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