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電報道,歐盟或于下周批準69.7%的稅率,雖然比3月起實施的臨時反傾銷稅率低3.3%,但要執行5年之久。
今年2月,歐盟以中國陶瓷產品損害歐盟陶瓷產業為由,發起對中國瓷磚的反傾銷調查,并于3月初起征收高達73%的懲罰性臨時關稅,部分企業獲平均稅率32.3%,涉及國內1400多家企業,其中佛山企業超過200家。該懲罰性臨時關稅將于9月17日到期,歐盟或于下周批準69.7%的稅率,雖然比臨時反傾銷稅低3.3%,但要執行5年之久。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稱,目前佛山已有部分主做歐盟市場的外貿公司倒閉或轉型。
呼吁:企業做最后努力
按照相關規定,反傾銷案件一般要經過企業應訴、無損害抗辯、參加聽證會等環節。藍衛兵介紹,歐盟發起反傾銷調查后,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組織100多家企業應訴,向歐盟提交了無損害抗辯,“6月份,協會還參加了歐盟舉行的聽證會,爭取獲得更低稅率,從當時聽證會的情況來看我們就覺得大幅度降低的可能性不大。”盡管如此,藍衛兵還是呼吁行業人士,“在9月之前仍可以游說歐盟相關商會或協會,獲得更低稅率。”此外,據介紹,即使最終確定了69.7%的稅率,在正式實行一年后,企業仍可以以新出口商的名義向歐盟爭取單獨稅率。
應對:轉向出口高端產品
高端產品或可減少反傾銷的沖擊。雅士高夫董事長陳彥斌告訴記者,該公司生產的高端現代磚在歐洲市場很受歡迎,“雖然征收了不公平的高關稅,但由于利潤空間大,所受影響會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