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的“千團大戰”,受到了諸多消費者的熱捧,但地板企業的電子商務試水卻是不溫不火。面對如此局勢,中國地板是否與其它商品一樣,團購得風生水起?多方因素,催生地板企業變革:原材料價格上漲、物流運輸成本增高、人工成本等物價的不斷攀升,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地板企業已經邁入了高成本時代。盡管進行價格上調可以緩解這些因素的影響,但這也并非萬全之策,推進傳統渠道變革,開設地板商城,進軍電子商務領域,成了地板企業新的出路。
調查顯示,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方式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轉變,網購成為他們購物的另一種方式。網購的便捷、低價、省時等特點都成了消費者網購的絕佳理由,但對于地板等家居類產品,似乎還沒有迎來網絡團購的春天。安裝和售后等問題的限制,很難像其它產品一樣能在全國大肆開展團購活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單一的企業地板商城獲取成功的可能性不高。
地板團購線下線下景象不同
據不完全統計,圣象、生活家、揚子等知名地板品牌已經開始試水電子商務,或開通新浪微博(得到新浪認證),進行活動宣傳營銷;或自主建設地板商城,進行網絡直銷。這種B2C的電子商務模式卻并未獲得預想的結果,好像消費者天生對地板團購感冒,這又是為何?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地板的線下團購,遠比網上團購火熱得多,以今年6月幾大地板企業的開展的工廠團購為例。生活家、久盛、大衛等地板品牌總銷量約20萬平,刷新了華南地區單日銷售記錄。但網絡上的諸多地板團購,始終未能像線下團購一樣,創下新的記錄。
地板線上團購為何遇冷?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地板線上團購(地板商城)遭遇如此冷淡呢?從地板企業團購目的:淡季搶單、擴大影響力、展示實力、促進影響四大方面來看,線上團購缺乏影響力。地板畢竟不是幾十元的東西,動輒成千上萬的家居物品,消費者如何能夠馬虎?而且單一的品牌地板商城,不具備挑選、對比性,如何突出某地板品牌產品的性價比,說服消費者?因此,地板商城的開展,首先要消除消費者的疑慮,增加其信任感;得讓消費者有自由選擇的空間;其次,要有一個專業的客服團隊為消費者進行全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