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雙邊木材貿易額小幅回落之后,哈洽會讓中俄木材貿易商看到了新的轉機:哈洽會中俄木材供應與采購商交易會開幕僅兩天,成交額即突破10億元,為低谷中的中俄木材貿易打了一針興奮劑。
作為世界上木材消費和生產大國,中國和俄羅斯在木材合作方面的潛力巨大。但是,在全球通脹預期強烈、資源型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的趨勢下,中俄木材貿易正面臨新的考驗:成本的不斷上升正使中俄雙方交易難度加大,如何突破制約中俄木材貿易間的‘瓶頸’成為雙方企業界面臨的新課題。
中俄木材交易中心總經理許洪霞說,受通脹預期影響,今年初中俄雙方木材貿易規模在高速發展中突然放慢了腳步:成本不斷上升,進口商的盈利空間遭到擠壓,交易越來越難,出口商的利益也難以保證。”據哈爾濱海關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對俄原木進口重要通道——黑龍江省自俄羅斯進口原木72.5萬立方米,同比下降7.8%。為盡快恢復中俄木材貿易的穩定增長,中俄雙方不斷加深接觸和磋商,共同探索擴展中俄木材合作的新渠道和方向。
本屆中俄木材供應與采購商交易會引起了俄方的關注。據統計,本屆木交會共有1000余參展商參加,其中僅俄羅斯企業就達近百家,經營范圍涵蓋木材生產、加工、貿易等多個領域,他們通過企業座談、供需見面等多種形式與中方企業已實現了數十個項目的對接。
利用本屆交易會的平臺,中俄木材貿易商也在探索新的貿易方式。據組委會介紹,本屆交易會“含金量”高的中俄合作項目明顯增多,許多中國企業與俄方簽署了在俄合作進行木材深加工的意向性協議,合作范圍涉及木材及木制品、木雕及藝術品、民用家具、辦公家具、酒店家具、木工及工程機械設備等多個領域。
“創新貿易方式的重點應是減少對“原字號”資源的依賴和消耗,同時推進低碳、環保木材深加工、利用木制產品剩余物的木質顆粒燃料加工、木制工藝品等項目,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這也是未來中俄木材貿易良性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木材協會副會長孫和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