熾熱的陽光預示著盛夏的到來,也意味著一年時間已經過半;厥渍雇习肽陶瓷行業真可謂風云變幻,眾多陶企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這其中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大環境影響下的缺失與遺憾。小編將對上半年陶瓷行業進行盤點,對陶瓷行業半年來發生的事情進行歸納總結,為下半年能有更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政策 節能減排是出路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對比“十一五”,國家在宏觀上對經濟增長的方式作了更多的調整,更強調在保護環境和資源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這就對陶瓷行業有了新的要求。陶瓷行業現在的經濟增長速度雖然非常快,但是卻存在著經濟增長結構不合理的現象,主要還是以消耗資源為經濟增長點。經濟結構很脆弱,而且以消耗資源為代價去換取經濟的增長也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因此,陶瓷行業必須在節能環保上猛下功夫,必須與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向相結合,才能茁壯成長。今年上半年,陶瓷行業也響應了國家號召,紛紛加大力度發展環保節能事業。記者在2011年的廣州陶瓷工業展上看到,許多陶瓷機械設備企業都推出了自己的節能減排產品,部分新型的機械設備宣稱比原來的設備節能超過40%,同時許多陶瓷生產企業在上半年都推出了噴墨打印產品,噴墨印花技術的墨水利用率高達98%,能節省更多色釉料。
原材料收緊
國務院辦公廳5月19日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稀土行業管理,加快轉變稀土行業發展方式,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國家資源局表示,今年中國稀土開采總量控制在9.38萬噸。對比往年的開采量將提升4600噸,但稀土開采量的提升,并沒有壓制稀土價格上漲的勢頭。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部分稀土產品的漲價幅度高達20倍,令人咂舌。稀土資源問題近段時間已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雖然陶瓷行業對稀土需求量不是很大,但也是陶瓷原料的重要元素。今年上半年稀土價格的上漲讓陶瓷企業飽受生產成本上漲的壓力。
產量 增長將放緩
今年上半年,我國中原地區遭受到干旱,一些以水力發電為主的地區遭遇到“用電荒”,導致今年對江西高安、湖南、湖北等陶瓷產區限電期來得特別早,這讓許多陶瓷工廠的生產線被迫停止生產。佛山陶瓷協會秘書長尹虹對此現象表示了擔憂,他表示,陶瓷產區今年遇上大面積停電,部分工廠開三停四或錯峰用電,而自己發電電價將超過2.00元每度,陶企無法承受如此高昂的電價,因此,陶瓷行業在今年上半年還是沒有把產能全面釋放出來。另外,據記者了解,2011年是淄博陶瓷“調整振興”的第三年(最后一年),淄博陶瓷產量將由12億平方米下降到7億平方米。這說明了行業本身已感覺到今年全面釋放產能的風險,開始有計劃地對產量進行瘦身,目的是更好地找到陶瓷產銷平衡點。目前雖然還沒有官方公布的任何數據,但據估計,今年行業的產能仍不太可能全部釋放,不會像去年一樣一下暴增20%多。今年陶瓷產量的增長將會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