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各大家居賣場發現:強化地板的降價趨勢均走“快、狠、準”路線,60-70元/平方米的產品在大品牌展廳內隨處可見,而50元/平方米左右的售價更頻繁出現在小品牌展廳中。據觀察詢問得知,此低價持續時間很長,并會不斷變化型號,不屬于臨時優惠活動。難道,強化地板的價格戰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愈演愈烈?
筆者與眾地板品牌負責人溝通后發現,市場占有率一直名列前茅的強化地板,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除“無營養”的價格戰外,消費趨勢的轉變、銷售增量的遞減和利潤空間的緊縮都令主做強化地板的品牌倍感壓力。或拿出部分精力轉營實木地板,或吸納更多個性化品類豐富品牌內容,眾地板品牌為了更好地生存發展,正在行動。
木地板消費重心向實木地板轉移
強化地板市場越來越難做,如不頻繁求變只能等死,這也使得許多地板商不得不調整步調,將觸角伸向勢頭漸強的實木地板。某知名地板品牌市場部負責人于小姐向筆者透露,其品牌今年上半年的銷售統計數據剛出爐,強化地板增量明顯大不如前,而實木地板反而趕超上來,躍居榜首。另外,于小姐還表示,他們的強化地板近年來一直依靠仿皮質方磚、仿大理石系列等新品穩住市場,光新品每年就要出幾十款,否則無法滿足消費需求,更難以對抗實木、軟木等地板品類的挑戰,故壓力很大。
在是否調整了強化與實木地板的產品結構上,有些品牌并不愿大張旗鼓地宣揚,因為這可能加強影響市場消費導向。不過,在多番詢問下,仍有商家承認,隨著消費傾向的轉變,品牌正在逐步調整產品結構,以適應市場。王慶強就明確表示,生產肯定圍繞銷售轉,強化銷售量在下滑,實木則呈上升趨勢。因此,圣象地板目前強化與實木地板的比例為6:4,已然加強了實木品類的生產;楊楠則表示,金鷹艾格最早以做強化為主,但由于早看出三層實木地板的潛力,故幾年前就逐漸將發展重心轉移,目前實木地板成為其主推品類。
不過,在這個問題上也有持相反意見者,鐘紅文認為,實木地板的銷售增量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但并不意味著會影響強化地板的市場占有量。另外,人們對于強化地板的認可正在向著知名品牌集中,因而,愛格強化與實木的比例一直維持在7:3,并沒有發覺自己強化地板銷量下降。所以,堅守強化地板的陣地,愛格都不會有所改變。
強化地板銷量降幅明顯
門檻低、成本不高、市場認知度卻頗高的強化地板,一直都是地板行業的消費主流,即使到現在為止,按每平方米銷售面積統計,它仍是國內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品類。那么,它何以在發展上遭遇尷尬呢?對此,眾多知名地板品牌的負責人均表示,問題是多方面的,更是不可調和的。激烈的價格戰、越來越低的利潤空間與部分人消費趨勢的轉變,令強化地板近一年來的銷售增量降幅明顯,品牌的發展心氣與速度也有放緩趨勢。
圣象地板市場總監王慶強表示,即使擁有強大的后盾與資金,但近年來為了適應消費市場的變化,強化地板的價格也一直處于下降趨勢。價格在降成本卻在漲,這就使得利潤空間達到前所未有的低點;金鷹艾格地板市場部經理楊楠表示,越來越多具經濟實力的消費者將目標鎖定在實木地板身上,這導致強化地板的目標群體消費水平更有限,對價格也更敏感?梢姡⒎谴蠹也辉富庠趶娀匕迳,而是諸多市場因素令商家不得不將觸角伸向他方。
而進口地板如何?以生產超環保強化地板聞名的德中愛格地板董事長鐘紅文則表示,除了環保問題,強化地板通常靠外觀吸引消費者。因此,每年十幾款甚至幾十款的新花色必不可少,新品研發對部分實力有限的品牌而言,無疑也是壓力。
多品類經營成風 地板企業恐“被淘汰”
企業或自主研發生產,或與多個進口品牌合作生產,或尋找更多具發展潛力的品牌做代理,聰明的地板企業為避免“被淘汰”,紛紛開始未雨綢繆。
強化、實木、軟木、竹地板,雖然商家們心里多少有數,但誰也不知道消費市場的轉變有一天會落在何處,誰又將成為大眾消費群體的新寵。于是,多品類的多元經營方式備受歡迎。圣象地板除了調整強化和實木地板的生產比例外,近年來還積極研發生產重竹地板,希望在緩解木材資源壓力的同時,讓消費者也能使用到更接近木質紋理的新型竹地板;金鷹艾格與多家歐洲地板品牌合作研發生產,陸續將與歐洲流行趨勢接軌且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帶給國內消費者;得高家居則從各國代理了強化、實木和軟木等眾多地板品類,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