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自身定位盲目
一直以來,木門行業進入門檻低,眾多經濟實力不強、管理模式落后、工藝品質標準低下的企業蜂擁而起,在市場上以低價沖擊,并迅速成長,在行業市場形成鋪天蓋地態勢。迫于競爭生存壓力,一些二線品牌也放棄了基本的定位原則,隨行就勢委曲求全,開始降標準、降價格,加速了行業生存危機。
祥和木門負責人分析道:“產生惡性循環的最根本原因,多數是因為部分木門企業自身定位盲目、抗風險能力差,面對逆境迷失了方向。”。一個錯誤的決策會導致企業喪失造血功能、抗風險能力減弱、流動資金枯竭、倒閉、使經銷商蒙受損失等不良后果。
品質管理意識也比較淡薄
據了解,很多新建門廠沒有質量管理制度和標準,連最基本的專業質檢崗位都沒有設立,更談不上品質管理,所有質量標準單純的依賴經驗豐富工人的評定,產品的制造者也成了產品的檢驗者。為了回避質量責任,使品質控制就流于形式,導致問題產品在市場流通,這樣最終只能讓經銷商、消費者、市場深受其害,廠家最終也將自食其果,在投訴、索賠、返工、材料浪費、虧損中宣布破產、消失。
實體增多,終端競爭激烈
為了追求更多的利潤,多數小規模木門企業建立初期,由于資金實力薄弱、相關人員配備匱乏,以及技術和配套體系不健全,合資股份共同合作的現象非常常見。隨著企業的發展積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有一定經濟基礎之后,在利益的驅動下,企業就容易出現分裂,一部分不安于現狀的合作者會重新組合,脫離了原有的企業。雖然原來的企業可以通過招聘和內部培養新的骨干人員,但克隆出來的新企業會在初期對原企業進行低價侵蝕,市場經營實體數量增多,整體產能也隨之增大,終端增多也導致了競爭日趨激烈。
不宜盲目擴張:要洞悉產品特殊性
木門企業盲目擴張、過快發展,將直接導致產銷矛盾,計劃性差,產生的結果讓經銷商和廠家都身心疲憊。利益導向的行為和盲目跟風的擴張帶來太多的隱性弊端,結果就是生產廠與員工供需關系的失衡,造成勞動關系短時間相當緊張,使相關技術人員、銷售、管理、工人缺口巨大,源于供需不平衡,老板被迫讓工人牽著走,更談不上制度化管理和標準化作業。
天林門窗認為由于木門行業不同于其它行業,目前的競爭由于產品規格的差異性,相對于建材的其它行業如地板、瓷磚、潔具來說還沒有達到白熱化的地步,尤其現在國內木門銷售是嚴格的定單式銷售,以銷定產,客戶的定購產品尺寸都不是標準的尺寸,所以廠家無法在規格尺寸上標準化生產,也就在理論上形成了所謂的“零庫存”。對于實力較小的廠家來說,既擔心沒有定單銷量,又擔心定單太大,定單太少無法滿足企業的正常經營,定單太大又吃不下,造成生產堵車,所以對于目前一些具有生產規模優勢的企業來說發展空間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