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情況的逐漸好轉,我國財政投資的力度在持續加強,對鋼材需求持續增加的趨勢在未來的幾年還將繼續保持。
近年來,我國對鋼鐵需求量日益增長,鐵礦石進口量連年增加。由于資源稟賦難以改變,中國大宗原材料商品的對外依存度整體居高不下。根據中國五礦集團的統計,2009年,鐵礦石對外依存度為64%,銅為80%,鎳為70%,鉛和鋁礬土都超過了50%。另外,隨著城鎮化和新興工業化的推進,以及擴大內需等舉措,給中國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使得我國對這些大宗原材料商品的進口需求不斷增長。
鐵礦石進口增長迅速
根據聯合國貨物貿易統計數據庫的數據,我國進口的前五名商品分別為集成電路、原油、鐵礦砂及其精礦、液晶及光學元器件、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通過對這5種商品2000~2009年進口額變化趨勢分析,可以看出,2009年以前,這幾類商品進口額都在不斷上升,原油、鐵礦砂及其精礦的增長尤其迅速;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2009年這幾類商品的進口都有所下降,其中原油、鐵礦砂及其精礦下降較為明顯,說明其受經濟周期影響較大;自動數據處理設備下降幅度最小。目前在各國經濟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全球經濟正在逐漸回暖?梢灶A計,在未來幾年中這些商品將會回復甚至超過危機前的水平。
在前五位重要進口商品的進口趨勢中,鐵礦石進口增長最為迅速,表現最值得關注。2002年鐵礦石進口突破1億噸,2003年,進口量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2004年,進口量更是達到2.08億噸,占國際鐵礦石海運貿易總量的1/3,中國因此被稱為“全球吸鐵石”。到2007年又上升到了3.83億噸,已接近國際鐵礦石海運貿易總量的50%,且全球新增鐵礦石量的90%以上是用于我國的消費。
在短短的10年內,鐵礦石在我國進口中商品排名從20位穩步上升到3位,已經躍升為我國第三大重要進口商品。從占比來看,2000年鐵礦石占總進口比例僅為0.8%,而到2008年,其占比已經達到5.4%,提升了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