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舉行的2011亞洲太陽能光伏工業論壇上,全球光伏市場發展趨勢成為眾人熱議的話題。在意大利、德國等傳統光伏產品消費大國縮緊對光伏的補貼政策后,光伏的未來藍海將出現在哪里?這成為了一個最緊要的問題。
國際市場何時走出低迷?
2011年3月以來,受意大利補貼政策影響,硅材料、硅片等價格持續走低。今年全球光伏市場增速放緩已成定論。據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預測,今年全球光伏增幅將在20-40%,而根據Solarbuzz年度報告數據,2010年全球光伏市場安裝量較去年的增幅高達139%。2010年,全球光伏市場的驅動力是德國和意大利。分析報告顯示,在居民、商業、電站三者中,裝機量小于1MW的小型商業發電系統占三分之二。從應用方式看,屋頂型和地面型相比,前者的數量幾乎是后者的兩倍。
論壇上,IMS研究所太陽能研究所全球戰略總監王潤川發表主旨演講,他提出,在意大利和德國決定收緊補貼政策后,今年歐洲市場不斷萎縮,“也許2013年才會迎來恢復期。”但王潤川并不悲觀,他認為亞洲市場的興起將彌補歐洲留下的空地。所以,從長期看,光伏市場呈樂觀態勢,中美兩國將在新興市場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雖然目前組件價格低走,但銷售總量會上升。到2014年,和現在商業占大頭的形勢不同,家用市場將成為第二大光伏市場。”王潤川預測。日本地震后,業內人士提出一個疑問:此次核電站事故對光伏產業究竟有多大影響?對此,與會人士認為,光伏發展并沒有人們預想的那么好。原因是“光伏和風電、水電相比,并沒有特別的優勢。”但是,專家也表示,亞洲和美國的驅動會幫助全球光伏在2014或2015年結束相對低迷的狀態。
具體到全球裝機預期,來自彭博社的財經分析師羅路表示,最低預期為2011年20.3GW,2012年20.5GW,2013年23.3GW。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政策的滯后效應,真正的冬天并不是今年,而是明年。“雖然國家補貼政策不給力,但好消息是組件價格下降會抵消一部分政策的負面作用。我們預測,組件價格仍將下降,今年國內組件的價格可能達到1.45-1.5美元/W。”(約合9421-9746元/KW)羅路說。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從另外一個角度表示了自己的信心,F在煤價飆升,火電發電成本呈上升趨勢。而光伏產業正在不斷追求降低成本。“如此發展下去,光伏平價的那天很快就要到來。”劉漢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