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照明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最新一代光源LED在室內外的不斷擴大應用,再加上節能減排的趨勢要求,LED在室內照明已成不可逆轉之勢,其市場前景看好,社會各界資本也紛紛涌入。但是LED照明業界人士在LED室內照明系統設計上都清楚在應用中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LED芯片的節能散熱問題
與室外不同的是,室內LED燈具處于一個空氣流通性不太流暢的半封閉環境,即便你用散熱鋁基板將LED芯片的熱帶出來,這個熱量也沒法全部散掉,而風扇散勢和熱管方法,其驅動風扇電機和熱管所需的功率將會超過LED節省的功率,與LED世界公認的綠色光源背道而馳。
眩光問題
GB50034-2004標準對不同建筑場合的眩光值進行了不同的規定。業內人士表示,LED表面亮度非常高,容易產生眩光,也影響到人的視力健康,這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此頑疾與LED室內照明應用嚴重制約了室內照明應用和發展,也可以稱之為LED室內照明應用技術難題,而目前業內設計人員基本都采用了霧化等方式來減少眩光,但是,此霧化的處理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了LED光的穿透,從而降低了LED照明亮度,也就達不到節能的目的。
光色問題
當前標準對光源顏色做了規定,而以目前LED產品的技術發展水平,同時滿足色溫和高色性的要求,尤其是在低色溫的情況下實現高顯色性,顯得比較困難。在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作為一種應用標準,其對建筑照明中LED應用標準的參數規定,將會對LED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起到積極的指導和規范作用,尤其對LED室內照明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借鑒和約束。挖掘設計應用的設計需求,思考LED如何更好的應用到照明設計,照明設計中的難題又是什么?是每個致力于長久健康發展的LED生產廠家需認真思考的問題。
眾所周知,LED室內照明之所以到目前為止沒能得到廣泛應用,成本是目前約束LED室內照明發展的根本所在,在全球,低成本的LED室內照明仍屬于空白,前途一片美好。“LED光學薄膜”是經過納米光學結構處理,具有高亮度、發光均勻且柔和、不眩光、顯色指數高、成本低、簡易方便、輕薄且不易損壞且經濟又耐用等優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