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后危機時代的2010年,究竟全球水泥業有沒有復蘇呢?這是很多人深思的問題,在第13屆亞洲水泥貿易論壇上,愛爾蘭DavyResearch的資深股票分析師TimCahill盡管沒來到會議現場,但是通過Skype向與會觀眾做了一場精彩的演講。
TimCahill基于對2010年的數據統計,認為2010年雖然是艱難的一年,但是也恰恰是水泥行業的一個轉折點,他認為最壞的時候已經離我們遠去了,接下來水泥行業將走入一個復蘇的上升通道,可能局部地區會出現困難,但也扭轉不了全球復蘇的大趨勢。接下來幾年全球水泥需求會進入一個旺季,產能過剩問題將不可避免的出現,因此局部地區的水泥貿易會很活躍。
回顧2010年,全球水泥需求不穩,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的表現差異很大。全球水泥需求和GDP的增長密切相關,水泥市場從2007年就開始出現疲軟,2009年跌入低谷,而最近幾個月復蘇跡象很明顯。經濟危機對發達國家的影響最為明顯,2007年需求就遭遇挫折,2009年是最糟糕的一年。而新興市場恰好成了危機中的砥柱,新興市場活躍的表現抵消了發達國家的萎靡不振。從價格上來看,2010年,水泥價格波動很大,直到目前幾個月才恢復平穩。
未來市場預測
2011年發達國家的增長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但政府的許多經濟刺激計劃有利于2011年的增長,2012年情況無疑會好轉,將最終擺脫危機的陰影。新興市場的需求將持續增長,TimCahill認為亞洲和拉美的增長將快于非洲和中東地區。未來水泥價格是關鍵因素,但價格波動會很大,在一些地區價格會疲軟,但整體處于上升趨勢。
對于2010年底到2012年底未來的全球水泥需求增長,TimCahill把全球主要市場分為三個區域:熱點地區,情況好轉地區及前景堪憂地區。熱點地區的需求增長率在5.5%-10.0%,分別是印度9.3%,印尼7.6%,俄羅斯8.0%,波蘭7.0%,巴西10.0%,阿根廷5.5%。情況好轉地區需求增長率在2.0%-3.6%,分別是德國3.0%,法國2.0%,加拿大3.6%。前景堪憂地區需求增長率在-14.5%-5.5%,分別是中國5.5%,西班牙-1.6%,墨西哥2.2%,東南歐-14.5%,埃及5.0%,中東3.8%。
對比2010年全球范圍內的水泥需求變化,TimCahill預測到2011年底全球水泥需求的狀況為:西歐需求在2010年下降了5.6%,預計2011年將上漲1-2%。東歐需求在2010年下降了32%,預計2011年將上漲2%。北美需求在2010年上漲了1.3%,2011年將上漲2.1%。南美需求在2010年上漲了3.8%,預計2011年將上漲5%。非洲需求在2010年上漲了4.5%,預計2011年將上漲4-5%。亞洲除中國外,2010年需求上漲了2.8%,預計2011年將上漲3-4%。中國2010年需求上漲了16%,預計2011年將上漲6%。
隨著需求的增長,許多地區將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而有些地區產能擴張速度遠遠大于需求的增長速度,因此許多國家將出現產能過剩和使用率低問題,比如美國和東歐。
全球熱點地區
全球范圍內的熱點地區,比如印度,需求將持續增長。印度水泥需求的主要拉動力是農村的房屋建設和政府的基建項目,2010年水泥需求增長了8-9%,產能擴張了10%。隨著新增產能的增加,印度水泥價格問題讓人擔憂,特別是印度南部地區,今后的價格波動會比較大?傮w來說印度的水泥行業利潤率高,市場前景樂觀。
巴西需求強勁,并且這種強勁的局面將維持,甚至還有變得更好的可能。巴西水泥需求2010年同比上漲了15%。由于要舉辦奧運會和世界杯的拉動,2011-2012年需求將會持續增長,價格隨著需求的增加而轉好。全球水泥市場中一個麻煩的國家是埃及,埃及水泥市場在2009年表現不錯,但是增長被政治因素中止了。2009年需求增長了18-20%,2010年恢復到正常水平3.4%。產量2011年估計會增長17%,使用率達到85%。但目前價格跌到了埃及磅500每噸(相當于人民幣650元/噸),并且還會進一步下降,前景非常不明朗。
美國政府每年用于高速公路建設的支出將達到800億美元,這會極大拉動美國市場的水泥需求。而美國的水泥價格,盡管水泥的需求量有過40%的最大跌幅,但是價格從2004-2006年的最高峰,到2009年最低谷,跌幅僅為10%。而美國其他行業,像鋼鐵價格有創下過50%的跌幅,紙價格40%的跌幅。歐洲的房地產行情在不斷改善。德國建筑訂單在過去幾個月上漲了4%,英國和法國萎靡了好久的房地產行業也都終于出現了反彈。
對于全球的水泥貿易,TimCahill認為,局部區域水泥產能過剩,為了緩解產能過剩,有些國家會加大出口,而非洲則會成為主要進口地區。全球水泥貿易量會加大,未來三大出口國為中國、土耳其和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