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人士透露清理電解鋁產能政策可能將在一周后頒布,將清理在建產能,叫停擬建產能,企業對政策能否有效并不樂觀
為打擊不斷擴張的電解鋁生產產能,發改委、工信部等多個部門將出臺有關清理在建產能、叫停擬建產能的政策,受影響的產能在1000萬噸左右。但是業內人士認為,是否有效將取決于政策的執行力度。
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一位參與政策草擬的人士透露,這份可能再過一周左右公布的政策,將著力于清理電解鋁行業的在建產能、叫停擬建產能。根據目前有關部門掌握的數據,電解鋁行業的擬建產能在700萬噸左右,在建產能約300萬噸。
不過,政策對在建產能如何“清理”尚未明確。中糧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工業品部分析師梁麗娟稱,目前業內普遍認為300萬噸的在建產能將不在受限制的范圍之內,這些產能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內蒙古等地區。預計300萬噸在建產能約有一半會在今年就開始運行,令市場新增150萬噸的電解鋁供應。
國內電解鋁價(16645,65.00,0.39%)格再度徘徊在成本線附近,一些電解鋁廠甚至虧損經營,產能限制措施無疑將對鋁價上漲構成利好。但是仍有不少人士質疑政策能否落實到位。
河南一家大型鋁廠的總經理表示,現在各廠家對此依然有對策,一般是用其他項目的名目進行申報審批,比如,煤、電、鋁加工項目,但最終仍是上馬電解鋁項目。
廣西一家鋁廠的負責人也對政策能否執行表示“沒有信心”。“發改委說是從2005年就不再審批新的項目了,但你看現在電解鋁產能都漲了幾倍了?”他認為,最終很可能是一個折衷的結果,即擬建的項目不能都上,建成預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