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企業走出去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借力國際戰略投資者開拓海外市場,如興輝、雅士高夫;有的則選擇親自征戰,如新中源。緣何親自開疆拓土?新中源出口事業部總經理霍錦祥表示,此舉是為提升產品形象,打開中高端市場做鋪墊。
新中源位于迪拜的營銷公司以及900平方米的展廳將于3月開業,取代原出口事業部的所有中東業務。該公司出口事業部總經理霍錦祥說:“如果迪拜之行成功,我們將把迪拜模式迅速復制到非洲、南美、俄羅斯。”
出口量大但利潤低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1月底,佛山陶瓷出口額已達到22億美元,同比增長36%。其中,中東自2008年以來已連續2年成為我國第一大出口市場地位。2009年廣東陶瓷對中東出口8.1億美元,在2008年大幅增長41.2%的基礎上繼續增長22.2%,比歐盟多出口9243萬美元,是2008年同期的26倍。
然而,中東出口金額的增長,是建立在更大出口量的基礎上。商務部出口統計月報顯示,2010年1~7月份,中東市場雖然仍保持數量第一,但出口金額開始萎縮并低于歐盟。霍錦祥說,“中東市場占公司10%的比例,但產品檔次比較低,利潤并不高。”
事實上,歐盟市場也并不比中東市場優質,量升價跌的現象在2009年就開始出現。據了解,2009年廣東瓷磚對德國、捷克、瑞典出口數量分別增長47.5%、38.8%、31.1%,而出口均價分別下跌6.5%、12%、23.4%。
在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陶企仍然采取低價策略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不僅自損品牌形象,也誘發了2010年的一系列反傾銷案件,最終導致陶瓷企業走進低利潤的死胡同。
親征迪拜提升品牌
為尋求出路,興輝、雅士高夫選擇了借力國際戰略投資者的設計、技術、渠道來規避貿易風險,而新中源則選擇了親自開疆拓土;翦\祥說,為了提升附加值,公司轉型走中高端路線,“但要提升產品形象,無法依靠當地經銷商,只能自己去推廣品牌。”過去,新中源和很多企業一樣,也是通過出口事業部,把陶瓷賣給各大洲的經銷商,再由經銷商賣給當地消費者。這種模式省事省力,但也給新中源在當地的形象定了型;翦\祥告訴記者,因中東外來人口多,出租屋多,都使用低端產品,當時新中源便以低端產品進入中東市場,品牌形象已經定了型,利潤也越來越低。公司現在開始轉型升級,可當地經銷商仍然只認便宜貨,中高端市場無法打開局面。
從去年6月開始,新中源總裁霍廉泉到中東考察,經過半年的規劃,決定將中東出口事業部搬到迪拜,成立一家獨立的銷售公司,并建立一個900平方米的展廳,重新推廣品牌形象。開業后,將會有10余人在迪拜辦公。
霍錦祥表示,雖然金融危機后迪拜有很多工程停工,但這并不影響陶瓷在整個中東的市場,“我們選擇迪拜是利用其作為免稅港的政策便利,建立一個輻射中東乃至非洲的據點。”據了解,迪拜設有杰貝阿里自由貿易區,該地區已形成包括五金建材、紡織服裝和汽車配件等在內的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專業市場,且該地區內所有企業均免交各種稅費、允許資金100%自由匯兌等。國內企業可通過自由貿易區的巨大輻射力,迅速開拓中東、俄羅斯和印度等國家地區的市場。
霍錦祥說,現在國內還沒有陶瓷企業在迪拜建立公司,也沒有建立這么大的展廳,新中源是第一家,如果市場反應良好,集團將會把這種模式迅速復制到其他地方。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表示,以第三國或地區作為出口渠道的方式,正逐漸成為應對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以及全球不斷增多的反傾銷壁壘,開拓國際市場的一著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