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某些產品比如鋼木門、PVC門等來說,主要的需求來自于小城市或者鄉鎮市場。如果你第一個進入市場,就有先發優勢。得鄉鎮者得天下?至少國內公司如TCL集團、李寧、聯想、腦白金、長虹、匯仁、修正藥業等,都從二三線市場中嘗到了甜頭。那么對于木門行業呢?木門在鄉鎮市場也能像家電一樣成功嗎?
事實上,中央1號文件更是明確指出,要把支持農村建設作為擴大內需的重大舉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建材下鄉”,鼓勵農民依法建設自用住房。這是繼2009年中央和國務院提出“家電下鄉、汽車下鄉、農機下鄉”之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的又一重大惠民舉措。這是農民的福音,是建材行業的喜訊,也是木門行業的興奮劑。
贏在戰略起跑線已成門企共識
隨著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建設的普及,將對建材產生巨大的需求缺口,農村是建材行業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塊商機。現在的營銷同質化已到白熾程度,單靠一個產品或“一招鮮”的銷售點子吃遍天的時代早已寫進塵封的歷史。硝煙四起的現在市場已進入戰略決勝時代,贏在戰略起跑線上已成絕大多數企業的共識。
在鄉鎮或者小城市營銷,好處首先是競爭壓力較小。中國好幾個醫藥、消費電子、食品公司的經驗告訴我們,比起那些有著100萬到200萬人口的大城市,它們在小城市賺的錢更多。
門窗企業怎樣拓展二三線市場?
做好產品研發
一線門窗企業現有的產品線主要是面向大中城市的中高端市場,但這并不能成為阻礙一線門窗企業爭奪農村市場的重要障礙。一線門窗企業應改變由內而外的思維方式,而是由外而內思考,利用自己的人才、研發、設備等優勢,針對三、四線市場的市場需求開發更貼近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打通渠道
一線門窗五金企業現有的渠道布局基本集中在大中城市,一線門窗企業必須打通通往三、四級市場的渠道。一線門窗企業目前較理想的兩條方式:一個是三、四級渠道直接招商;一個是劃定區域,鼓勵區域發展三、四線的分銷商。直接招商企業投入的人力、物力較大,但渠道扁平化,易于以后的渠道管控和建設,對銷售增長的貢獻會在長期顯現;鼓勵區域發展分銷,成本低,前期銷售增長快,但管控執行難渠道難深耕,后期增長難。門窗企業應因地制宜。
避免原有品牌損傷
一旦決定參與農村市場的競爭,定然會投入相當的物力、財力,如果在政策結束后猛然退出市場,這無疑是巨大的浪費也是嚴重的錯誤。一線門窗企業應合理設計品牌架構,推出面向三、四線市場的子品牌,形成背書品牌的品牌架構。這樣既可充分發展子品牌的品牌個性使之更貼近三、四線市場,也避免了原有品牌的損傷,共同形成企業品牌的強大合力。
制定高效的傳播策略
三、四線市場價格彈性大,但并不是說消費者就只是注重價格,不在意品牌。其實,三、四線市場的消費者購物缺乏理性,他們更容易跟風購買,他們甚至比城市消費者更愛面子。在他們的價格邏輯內,他們更愿意購買品牌,生活品牌化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炫耀。一線門窗企業應巧妙整合品牌現有的優勢,制定高效的傳播策略。限于三、四線市場媒體現狀,戶外和公交廣告效果會較好。
潛在風險分析:
高端產品需求有限
農民收入水平較低,收入增長不穩定且貨幣化程度低,這嚴重制約了農民購買力的提高,導致農民人均消費水平偏低。此外,農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觀念也與城鎮居民有較大不同,導致農村消費市場難以啟動。高檔門窗類產品短期內在農村還顯得奢侈,相比之下,中低端門窗市場將會在農村迎來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