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體供給角度看,四季度有三個方面利好因素特別值得關注。首先,2010年為淘汰落后產能“十一五”規劃最后一年,水泥行業必須完成年初制定的2010年淘汰落后產能1億噸左右的目標。其次,為完成節能降耗目標,部分省區在四季度對水泥企業進行了限電,導致水泥產能短期供應下降。例如江蘇省9月-11月,熟料產量環比和同比均大幅下降。第三,受到國家關于暫停新建生產線政策的影響,水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至8%(上年同期為60%),這預示著2011年下半年之后全國新投放生產線將大幅下降。
從區域供給角度看,湖北省、浙江省、安徽省、四川省等地方水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負值,預示著這些地區2011年投放生產線下降幅度遠高于其他地區。同時,四季度出臺的《水泥行業準入條件》提出,人均新型干法熟料產能超過900公斤停止審批新的生產線,涉及的湖北、江西、安徽、浙江、陜西、內蒙古等省區,預計短期內不會有新增生產線。2012年進入“十二五”施工高峰年份后,這些地區供需改善力度和幅度或許更好。
從水泥價格看,2010年四季度水泥價格整體走強。從區域分析,西北和東北地區因2010年11月后進入淡季,導致部分地區水泥價格季節性下降;以華東為代表的限電比重高的區域,水泥價格則持續上漲。以南京為例,數據顯示高標號42.5的水泥最高價格為550元/噸,與9月底價格相比上漲了67%,創近年來歷史高位。四季度是華東地區水泥市場的傳統旺季,趕工期導致需求旺盛,以及限電導致短期供給大幅下降是水泥價格上漲的主因。
從整體利潤看,主要受益于水泥需求量增加和水泥價格上漲。2010年前11個月水泥利潤總額為487億元,同比增速35%;收入6222億元,同比增速25%;毛利率16.14%,同比增加0.09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7.83%,同比增加0.51個百分點。此外,利潤增加還受益于四季度淘汰落后產能和限電對短期供給的限制作用,使四季度利潤率環比三季度大幅增加。數據顯示,2010年四季度毛利率18.5%,環比三季度增加3.3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環比三季度增加66%。
從區域盈利情況看,2010年四季度,利潤增速最快的為華東長三角和華南兩廣地區,主因是限電導致該類區域水泥價格創近期歷史高位所致。利潤下降的地區主要是部分產能增加過快的西南地區。
展望2011年一季度,我們判斷,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0%對應2011年水泥需求增速8.5%、增量1.6億噸,水泥行業投資1200億元、新增干法產能1.7億噸、淘汰8000萬噸,實際凈增產能9000萬噸,新增需求大于新增產能。暫停新建生產線導致水泥新開工投資計劃連續8個月為負值增速,意味著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以后一年內,新增產能將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