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周,可說是新年春節之前最后一個完整的鋼材交易周,滬上建筑鋼價實現了“平靜收場”。截至21日,西本指數報在每噸4700元,一周上調20元。目前,滬上優質品二級螺紋鋼代表規格噸價調整至4630元,一周上調20元;滬上優質品三級螺紋鋼報價則調整至每噸4780元,一周上調10元。
市場內人士向筆者反映,年關將至,鋼市的終端需求已降至年內低谷。不過,貿易商“維穩過節、看漲后市”的想法卻較為一致,加上目前來自資金面的壓力并不算大,而來自成本面的消息卻是“步步走高”,商家自然缺乏“低價賣貨”的動力,年前鋼價得以維持堅挺。
目前值得特別關注的一點是:雖然鋼廠補庫已近尾聲,但鐵礦石等原料價格卻還是“走小步、不停步”地攀高。目前63%左右品位的印度礦報價每噸在188至190美元,考慮到海運指數已降至2年多來的新低水平,那么礦石的離岸價格已經創出歷史新高。市場人士說,礦石市場也是“有價無市”的特征,這里面充滿了供需雙方僵持博弈的味道。
不過,鋼鐵生產成本的攀升,已使鋼廠上調出廠價格的意愿變得迫切。最近一周內,國內鋼廠出廠價格全面上調,尤其是板材廠家的上調幅度較大。建筑鋼廠家的調價情況,各地不一,華東的沙鋼、永鋼噸價大幅上提100至170元,北方地區部分鋼廠一周內調價3至4次。目前,滬上建筑鋼庫存的增倉過程仍在繼續,螺紋鋼庫存總量在70萬噸左右,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尚存一定差距。另外,據中鋼協的統計,1月上旬全國鋼企粗鋼日均產量環比上升6萬噸以上,一舉創下“節能減排沖刺”以來的新高?梢钥闯,價格高位對產量增長有明顯的刺激作用,年后的庫存壓力需要引起重視。
據市場分析師的分析,年前的鋼市,供需形勢對鋼價的影響已十分有限。在成本高位面前,鋼價短期內難見回調的空間。市場馬上就進入“半休市”狀態,商家普遍以“平穩持倉過節”為主要的操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