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地板業的價格戰一直以來受到眾多行業人士的關注,面對價格戰愈演愈烈,地板業也遭受到重創,許多地板商家都埋怨道:“選擇做地板業就是一種錯誤。”
于是近幾年來,許多地板商家面對地板業利潤越來越薄時,都紛紛做起了副業,做地板的可以一并做木門、櫥柜、衣柜等。也許這個副業可以緩解他們近些年來因“價格戰”遭致的利潤微薄壓力,但副業終究是副業,它只是起到一個緩解作用,卻無法起到消除作用。地板業存在的“價格戰”仍舊成為目前的熱點話題。
面對2010年這個“漲價”之年,無論是哪個行業,“漲價”之名詞顯然已成為2010年的潮流詞,在眾多行業的漲價潮流中,這種漲價讓眾多地板商家為地板產品提價提供了充分理由。雖然地板漲價對商家而言并非是一件利好的事情,但對于正逢年底促銷時期,地板漲價卻成為了一些商家玩弄產品價格的手段。無論地板產品價格上漲是市場預期進入大漲價的漩渦還是僅一種造勢之嫌并非如市場預期那樣價格膨脹,作為地板企業與經銷商都未從根本上改變消費者難以接受地板漲價的事實,更未改變目前所面臨的地板業“價格戰”與“漲價風波”問題。
既然無論是企業還是經銷商都未能改變這一現狀,我們不妨“將錯就錯”地將產品價格戰打到底,繼續奮斗在地板業的競爭前線中,而不是三心二意地另謀外業。所謂繼續打價格戰并不是意味著企業之間無秩序地降低價格導致行業不能健康正常發展,而是企業之間在產品價格上要保持協調、溝通、平衡價格這個杠桿。
尤其是一些小企業,由于其自身研發技術、產業資金、人力資源、渠道拓展等限制,導致無法像大企業一樣通過尋求高附加值來避免無底洞地降低價格尋求生存,因此小企業應比大企業更需要精力和心思去應對價格戰。堅持在價格戰中堅守自己的陣地,堅持“價格”是作為杠桿來調節市場需求,而不是將“價格”作為法寶來搶占需求市場。
地板業發展可以說已步入一個成熟的發展階段。九正建材網編輯認為,地板商家不妨利用地板業的成熟市場環境來形成一個龐大的集群力量,將每一個分散的個體組織起來,同時分層次地進行排序組合。大企業和大企業之間形成一個共同體,小企業與小企業之間形成一個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小企業群與大企業群又可以形成一個共同體,彼此之間可以互幫互助、溝通交流。尤其是小企業群應該懂得尋求外界渠道幫助,從而為自身今后在產品價格上有能力根據市場需求來調節其價格,有能力不盲目地跟從市場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