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歐美地板業像個德智體均衡發展、各方面比較成熟的大學生,中國地板業就像個二年級的小學生,在前幾年房地產大興的時候發了點財,但是還是有些幼稚和任性,并且偏科嚴重。”圣象集團企劃部總經理宋濤說。
金融危機在業界看來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部分企業的倒閉實屬必然。但是,這些企業的倒閉跟地板行業長期以來的弊端也不無關系。“在經濟好的時候,大多數企業都能經營下去,而在危機襲來之時,某些企業的弊端就暴露無遺。”上海匯麗地板制品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黃曉峰說。
宋濤認為,“中國地板這個‘二年級學生’營銷課?100分;技術課主要抄襲,假如不抄襲,肯定不及格;道德課常逃課,反正老師父母也不重視,要考試了就臨時抱佛腳,突擊一下,實在不行就找公關公司幫助擺平;美術課臨摹還行,要讓自己畫的話,一般人看了往往都搖頭。”
這些弊端具體說來,一是沒有核心技術。地板分為三大品類——強化地板、傳統實木地板和實木復合地板,而傳統實木地板的市場份額已經萎縮得很小了,強化地板和實木復合地板技術含量比較高,但核心技術和工藝都被歐美把握。“近幾年,美國和加拿大的調查訴訟等都暴露了中國企業在技術上的致命傷,在對歐美的出口中,技術壁壘影響越來越大。”宋濤不無憂慮地說道。
地板行業在經歷了飛速的發展后也積累了很多的問題。林產工業協會會長張森林就曾經表示,地板行業碰到的挑戰決不僅僅是中小品牌的淘汰洗牌,對于一些大品牌來說,也將迎來最嚴重的挑戰。
二是經營治理水平粗放,國內的競爭主要還停留在“低質低價”的成本競爭,治理、品牌、設計、文化等方面非常欠缺,以價格為主的市場競爭環境,使得企業覺得發展這些“軟實力”沒用,或者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某地板總經理黃曉鋒也表示,中國企業傾向于價格戰,只要有一個產品出來大家馬上去模擬,模擬出來之后馬上就開始大批量生產,進入市場之后大家要搶占市場,因為產品之間差異不大,唯一的辦法只能砍價,價格戰;你賣得便宜我賣得比你還便宜,你甚至沒有利潤了,我賣得比本錢還低,我看你怎么辦,這就是我們經?吹降膰鴥绕髽I的狀況。
宋濤還表示,現在行業的集中度太低,像圣象作為行業老大才占10%左右的份額。只有通過行業“冬天”加速行業整合,淘汰掉一大批粗放的企業,使得“強者更強”,才能催生一批真正具有規模和實力的大型品牌企業,才可能提高企業經營治理的精細化水平。
張森林曾坦言,“現在全國有近5500家地板企業在競爭,這個數字應該減少,最后整合到100家左右,行業才能算步入正軌。”顯然,金融危機讓地板行業本身存在的弊端暴露無疑,業界洗牌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張森林表示,地板行業最終將出現“強者更強,弱者敗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