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驗一:發展不平衡從何處“下鄉”?
我國東西部地區經濟上存在明顯的差別,由于發展的不均衡,地板企業在選擇進入農村市場的時候,究竟該怎樣準確定位,如何投放產品成為了首要問題。
據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對北京、河北、湖北、江蘇、重慶、廣西、浙江、黑龍江等8個省市12個自然村的調查顯示,目前,除北京、江蘇兩個省3個村的人均年收入接近或超過萬元外,其他大部分村的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而在全國GDP排名前100位中,四川僅有成都榜上有名。盡管成都對于拉動周邊二、三級城市的經濟發展功不可沒,但四川農村人均收入能否達到此次調查的標準還是未知數,而對于那些選擇在四川“下鄉”的本土地板企業,不得不說是一場考驗。
考驗二:面臨新課題“下鄉”產品如何選?
時下地板的種類繁多,可劃分為強化木地板、實木復合地板、實木地板、新實木地板、竹地板等幾個大類,而花色和各自的特性更是層出不窮,什么樣的產品更適合農村市場,更貼近農民的生活,這是擺在地板行業的一個新課題。
考驗三:網絡下沉怎樣建立下鄉渠道?
任何行業都把“渠道為王”奉為真理,地板行業更是如此,只有將銷售網店鋪設到農村消費者能夠購買到的地方,才能真正做到地板下鄉 。然而,目前以一、二級市場為主的地板行業,要實現下鄉,渠道建設工作不可避免。
目前一些地板企業,對于開拓三、四級市場究竟是公司直銷,還是讓經銷商自己做的問題上,存在分歧。大自然地板營銷總監唐瑞林表示,三、四級市場應讓經銷商配合公司相關政策放手去做,這樣不僅能減少渠道建設成本,還可以對農村市場滲透得更為徹底。而持不同觀點的新象地板負責人馮潔認為,由于部分經銷商難于管理,更可能為一己私利引發市場混亂的局面,對于維權意識稍顯淡薄的農村消費者,往往會吃虧上當,不僅傷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更會對地板的品牌形象造成嚴重影響。
目前,地板行業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強化木地板和竹地板更為適合投放到農村市場,前者耐磨、易打理,后者環保低碳,加之中國悠久的竹文化,農村消費者更易接受。關鍵是,二者性價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