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鄉人民沒有辜負總理的期望。2010年,廣西已擁有1.95億畝的森林覆蓋面積,57.78%的森林覆蓋率,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多,廣西“山青水秀”有口皆碑,林業戰線的新氣象異彩紛呈。
一聲大種樹 八桂綠滿地
往年秋冬,庭院連落葉都不多,而今年卻是滿目青翠。12月初,南寧市青秀區長塘鎮定西村農民黃武柑看著院子里的黃花梨樹,樂不可支。春天的時候,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陳秋華帶著林業干部,給村里送來了免費樹苗,在他家院子里種下了黃花梨等樹種。
今年1月,自治區黨委、政府在全區組織開展“興水利、大種樹、優生態、強基礎、惠民生、促發展”主題活動,郭聲琨、馬飚、馬鐵山等33位自治區領導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帶頭深入各地開展植樹造林活動。
黨委、政府的號召如銅鐘鳴響,全區上下聯動,迅速掀起造林綠化熱潮:柳州推進“家園綠美工程”建設,百色創建“右江森林河谷”,桂林啟動“百里漓江綠化帶”建設,南寧、梧州、賀州、玉林等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步伐明顯提速……
廣西東西方投資公司總經理劉丹是改革開放后下海的頭一撥人。近幾年,她投入大量資金種樹,做生態產業,曾招來質疑。今年她揚眉吐氣,手捧著“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的政府文件熱淚盈眶:“與政府想到一起去了,這是充滿希望的環保產業!”
2010年全國造林綠化新聞發布會上,廣西成為全國4個先進省區之一。“十一五”期間,全區共完成營造林1681萬畝,其中人工造林1441萬畝、封山育林240萬畝,年均營造林300多萬畝。“城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一幅生態和諧圖,在八桂大地濃墨重彩勾畫。
齊心推林改 后進成旗幟
“廣西林改是全國的后起之秀”——今年3月,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聽取廣西林改匯報后如是說。
“廣西是全國林改的一面旗幟”——今年6月,國家林業局林改部門負責同志出席廣西林改年中工作匯報會暨林下經濟現場會時如是說。
五級書記帶頭干,萬眾齊心抓林改,廣西從全國林改的后進省區成為了一面旗幟。2010年,全區集體林改工作主體改革提前兩個半月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圓滿達成2010年林改全面攻堅年的要求,夯實了廣西林改扎實穩妥推進的大局。截至10月31日,全區累計完成勘界確權面積1.72億畝,占全區集體林地總面積的85.4%;累計完成發證面積1.32億畝,占總任務的65.8%。全區完成年度勘界面積1.3億畝,超額23.7%完成年度任務;完成年度發證面積1.02億畝,超額6.6%完成年度任務。
如今,廣西林改勘界確權進度比全國平均水平高6個百分點,登記發證進度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個百分點,廣西林改工作已從全國后進省區變成先進省區。
山山成林海 產業大發展
今年,我區的速豐林面積達3600多萬畝,居全國第一位,比“十一五”規劃目標增加630萬畝。速豐林的迅猛發展,極大地提高了木材供給能力,使我區森林采伐蓄積量從“十五”的年均500多萬立方米,增加到“十一五”的1300多萬立方米,再到“十二五”規劃的2500萬立方米以上,實現了木材產量的“三級跳”,成為名副其實的南方用材林基地。至2010年末的統計數字,全國每生產6根商品材,其中就有1根廣西產的木頭。
2010年,中國地板控股有限公司、力恒集團、浙江翔盛集團有限公司、江蘇陽光集團等大集團、大企業紛紛搶灘廣西,林板、林漿和花卉各個舞臺好戲連臺,活力非凡。
廣西金桂漿紙項目一期工程年產30萬噸漿生產線竣工投產,60萬噸造紙項目同時開工建設;全區完成人造板產量1000萬立方米,其中膠合板產量673萬立方米,同比增長46%,纖維板產量301萬立方米,同比增長35%;全區新增加人造板項目110個,新增生產能力427萬立方米,增長39.5%;
預計今年全區林業固定資產投資將突破350億元,比去年增長30%以上;今年1月至9月,全區林業產業總產值已達850億元,預計全年將達1100億元左右,比2009年增長25%以上,林業年產值1000億元的目標有望如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