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因其色澤溫潤、造型典雅、結實耐用等特點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同時又因為材質珍貴、資源稀缺而成為收藏界的投資新寵。然而,記者日前在著名的紅木家具產地福建省仙游縣調查時發現,當地一些知名廠家加工紅木家具,竟然還要經過特殊的“化妝”處理。
紅木家具存“缺陷” 完美“化妝”遮掩貓膩
福建省仙游縣有著“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的美譽,是我國紅木家具的主要產地之一。走進仙游到處都可以看到巨幅的紅木家具廣告牌匾,在紅木街里經銷紅木家具的店鋪也是一家連著一家,綿延不絕長達幾公里。
萬森林紅木家具廠是當地一家頗有名氣的生產紅木家具的企業,展銷廳里擺放著一把椅子,這位師傅說,這把椅子是有缺陷的,他剛剛給它“畫過妝”。不過記者仔仔細細看了幾遍也沒有發現其中的“缺陷”。
萬森林古典家具廠工人:看出來了沒有?
記者:沒有
工人:看不出來,做好了,你們都看不出來了,做好了全部是這個效果。
紅木家具表里不一 參雜白皮已成潛規則
在萬森林生產基地調查采訪發現,工人將一中名為“紅酸枝”木料鋸解成不同尺寸的板材和方材,但我們看到有很多板材和方材中間是黑紅色的,而外表卻是白色的。工人向我們透露,木材上的這白色的部分是“白皮”。“白皮”是紅木界的行話,又稱“白邊”,學名叫“邊材”:從木材的橫斷面看,中間深色部分叫做“心材”,外面圍繞著心材的發白部分叫做“白皮”。
《國家紅木標準》將紅木定義為“紫檀屬、黃檀屬、柿屬、崖豆屬及鐵刀木屬樹種的心材”。紅酸枝為紅木中的黃檀屬,根據這一標準規定,紅酸枝只有中間“心材”是紅木,而包裹在心材外面的“白皮”不是紅木。
組裝車間里有十幾件剛剛組裝的紅木家具,外表果然都沒有“白皮”。不過當工人將其中一件家具翻過來后,下面露出了白皮。
福建仙游萬森林古典家具廠生產部負責人稱:你們看正面很干凈,沒有白皮看不到。下面(有白皮)都無所謂,都有白皮。
接下來記者在其它家具的下面也都發現了白皮,少的兩三塊兒,多的有七八塊兒。其中最大的一塊兒白皮,竟然占到了整個零件的60%以上。
記者:這個寬度是多少?
工人:這個是4.5,這個是5公分寬。
記者:它白邊是多寬?
工人:白邊是3公分。
“白皮” 行業公開的秘密
在仙游記者還對另一家知名紅木家具企業──貢品軒古典家具有限公司進行了調查采訪。這家公司的銷售人員向我們介紹說,“貢品軒”為福建省著名商標和福建省名牌產品,每一件都是精品,是沒有白皮的真正的“紅木家具”。
但是記者在貢品軒生產基地卻發現,這里用紅酸枝生產的羅漢床、畫案、椅子等紅木家具上都帶有白皮。
仙游縣貢品軒古典家具有限公司銷售人員:我跟你講不帶白邊是不可能的。
記者:不帶白邊是不可能的。
銷售人員:絕對的,你看這么大一塊材料不用,那就浪費掉了。
記者:多多少少都帶一點?
銷售人員:對 都有一點,多多少少都帶有一點。
《紅木》國家標準將紅木定義為: “紫檀屬、黃檀屬、柿屬、崖豆屬及鐵刀木屬樹種的心材”。而包裹心材外面的“白皮”不是紅木。它是介于樹皮和心材的中間部分,其功能是為樹木輸送營養成分,密度小極易蛀蟲,用于做家具不僅影響美觀同時也影響家具使用壽命,這在行業里是眾人皆知的秘密,然而廠家仍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摻入紅木家具中。
福建仙游貢品軒銷售人員:白皮不能做家具,因為它時間長會蛀蟲,其他的這個心材,不管幾百年,它不會產生蛀蟲的現象,所以說,這個白皮是不能用來做家具的。
記者在福建省仙游縣采訪時發現,為了掩蓋紅木家具上的白皮,紅木家具在出廠之前都要進行一番精心的“化妝”。
據了解,仙游縣的一些紅木廠家,為了降低成本在生產過程中仍然在紅木家具中摻加了白皮。這位銷售人員向我們透露:目前木材市場上紅酸枝一噸一般在四五萬塊錢,而白皮一噸不過七八百塊錢,價格相差五六十倍,在家具中摻入白皮,會降低生產成本。對于企業的老板來說,切掉白皮就相當于扔掉了大把大把的鈔票。
福建仙游魯藝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表示,沒有白邊的話價格差別非常大,達到30%以上。市場上的紅木家具多數都是含有白皮的,這在紅木家具的業內早已盡人皆知了,而且有白皮的家具比沒有白皮的家具要便宜很多。
白皮化妝身價暴增50-60倍 紅木家具市場急需整頓
只有用紅木生產的家具才能稱為真正的紅木家具。那么這些摻進了大量白皮的所謂的“紅木家具”又是如何被商家忽悠給了消費者的呢?近日記者對我國北方最大的家具市場──河北省香河家具市場進行了調查采訪。
河北香河家具市場大富豪紅木家具展廳的銷售人員向記者透露,所謂的紅木家具中多少都摻得有白皮,價錢多少,不僅要看用料的多少,還有看白皮的含量。當記者采訪到河北香河家具市場一品紅家具展廳時,該展廳負責人稱“含不超過5%的白皮都算紅木,如果超過5%或超過10%你就可以起訴了,它就不叫紅木,這都有一個標準的。”記者問其是什么標準,竟得到了“這就是國家紅木標準”的答案。
價格只有幾百塊錢的白皮沒有按標準去除,卻用來冒充價值上萬元,甚至更高的紅木原料,用來加工紅木家具,然后又經過上色和描畫花紋等多道化妝工序,就成了所謂的真正紅木家具。按照《紅木國家標準》的規定,白皮不屬于紅木,因為白皮和真正的紅木相比密度小、抗壓力低、容易被蟲子蛀蝕,這樣會影響紅木家具的牢固性和使用壽命。
編后評語:由此看來,“白皮”早已是紅木家具行業盡人皆知的公開“秘密”。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生產廠家之所以往里摻入大量白皮制作紅木家具是因為能大大降低生產的成本。美了商家卻苦了消費者,如果這樣的摻假行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和管理,長此以往必將影響整個紅木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