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內:國外市場的這次“風暴”來臨之時,在國內地板行業也是受到了房地產的影響,2010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動蕩不安,房地產遭受史上最嚴厲新政,中央調控樓市政策不斷,“暫停三套購房”、“一戶一房限購”、“央行加息”對房地產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房地產是木制品的主要需求市場,因此,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對地板行業會有重要影響,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導致國內對木質產品的需求量減小,在環境惡化的國際市場下,地板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地板企業之專利聯盟 抱團求發展
在紛雜多變的內外交困背景下,中國地板業如何崛起,這也是擺在地板各大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于是,企業的聯盟成了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聯盟是指在相關企業之間,在共同戰略利益基礎之上,以密切相關的專利技術為紐帶而結成的一個聯盟。在聯盟內部,成員之間可以相互使用彼此專利技術,通過對專利資源的共享,加強對專利技術以及市場信息的整合消化吸收,促進專利技術的應用,降低企業創新成本,推動行業創新水平的提升。
各企業尋求新的突破點,企業之間的聯盟也成為了營銷上的一次創新,各企業通過渠道共享,資源互補,在聯合上,自有企業強弱之分,為了更合理的利用資源,擴大企業渠道,2009年4月聯合家居行業巨頭歐派櫥柜、東鵬陶瓷、美的中央空調、雷士照明、紅蘋果家具,締結聯盟,實現跨業聯盟,在品牌營銷、客戶服務等層面全面聯手,推動家居產業跨界升級。
由地板企業聯合發出的《中國地板專利聯盟倡議書》,地板企業形成專利聯盟,更為有利的應對國外的貿易壁壘,推動地板行業專利合作升級,國內企業的專利保護意識空前提高,地板企業更應該加強自身創新科技發展,改變在國際市場上的被動局面,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邁出實踐的一步。由此可見,地板企業之“大小戀”,國內外交困環境下,共謀發展可謂是企業尋求突破之一劑良藥。
產品同質化,渠道需拓展,分合有道
面對紛雜多變地板市場,在面對一、二線品牌的營銷強勢和其他中小品牌的無差別競爭時,將如何在某個地域占領一席之地,如何通過這個區域市場的地利之勢發揮潛在優勢等問題,已經成為擺在眾多地板企業面前的一個長久的“嶄新”課題。地板企業不僅需要渠道共享,資源融合的聯合,各企業更需尋求創新,突破發展限制,實現個性化生產,企業分合有道。
從2008年以來房產進入調整期后,木地板行業也受部分影響,一些中小企業,尤其是小作坊廠,難以在危機中看到希望,只有無節制地降低成本,期望扛過“冬天”,這樣一來,產品質量急速下降。木地板行業自2005年以來就進入了“洗牌期”,2008、2009年市場洗牌加劇,中小企業直接面臨“關、停、轉”的現狀,為了撈回僅有的成本,只好通過偽劣產品“快進快出”,企圖撈回點利潤。然而,其所生產的-“偽劣山寨地板”對消費者健康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不追求產品創新,一味的模仿復制,也成為地板行業的頑疾,市場上的不乏山寨產品,在消費者消費愈發理性的今天,企業的這種做法無非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要知道企業生存之道還需追求個性化發展,有企業的特色,創造品牌文化。
道之一:創“品牌”求發展
品牌是給擁有者帶來溢價、產生增值的一種無形的資產,看著全球知名的產品刻著madeinChina,我們在加工制作的同時,國外的品牌企業收獲著豐厚的利潤,缺失品牌,產品集群程度低,競爭激烈,我們更處于劣勢,我們的企業需要塑造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
道之二:按市場定做,追求差異化
在國內的企業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產大于銷,市場競爭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更應該遵循市場的規則,切忌盲目擴大生產。消費者決定的是規;钠髽I,消費者購買你的產品,正是你的企業提供了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道之三:遵循“十二五”規劃,地板下鄉并非為忽悠
在國家提出的“十二五”規劃中,明確的把城鄉經濟結構調整,城鄉居民的發展列入重點,地板下鄉能否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劑良藥?地板下鄉,并不是只是口號上的宣傳,打促銷的口號,實則“促銷”,虛假“下鄉”,在我國二三級市場,存在著更為廣闊的消費市場,如何在廣闊的市場下打造一片藍海,結合道之一與道之二,地板企業需要更為謹慎的思考企業的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