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采伐改革政策放寬了,批采伐指標不難了。”這是臨河區農民近幾年感受最深的一件事。隨著全國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試點的深入推進,臨河農民及社會各界積極搶苗造林、籌錢造林、承包造林,造林熱情空前高漲。
2007年以來,臨河區積極探索營林機制,創新造林模式,率先在全市開展了“戶植千棵樹”活動,號召套區農民在房前屋后、堰頭地畔植樹造林,并納入商品林進行管理,成熟期由農民自主采伐、銷售和更新,極大地調動了農民造林的積極性。2009年,臨河區組織開展國家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試點工作以來,進一步創新管理方式,創造性地實行了人工商品林取消消耗結構限制、放活毛渠采伐年限、下放采伐權限、采伐計劃指標自動結轉的森林資源管理新模式,受到國家林業局專員辦和自治區林業廳的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據統計,兩年來,該區共發放采伐許可證210份,采伐株數25914株,出材量3829.5立方米,木材銷售收入238.3萬元,涉及農戶842戶,戶均增收2830元,達到了“以砍促造”的目的。
2007年以來,臨河區積極探索營林機制,創新造林模式,率先在全市開展了“戶植千棵樹”活動,號召套區農民在房前屋后、堰頭地畔植樹造林,并納入商品林進行管理,成熟期由農民自主采伐、銷售和更新,極大地調動了農民造林的積極性。2009年,臨河區組織開展國家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試點工作以來,進一步創新管理方式,創造性地實行了人工商品林取消消耗結構限制、放活毛渠采伐年限、下放采伐權限、采伐計劃指標自動結轉的森林資源管理新模式,受到國家林業局專員辦和自治區林業廳的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據統計,兩年來,該區共發放采伐許可證210份,采伐株數25914株,出材量3829.5立方米,木材銷售收入238.3萬元,涉及農戶842戶,戶均增收2830元,達到了“以砍促造”的目的。